落槽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39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落槽冷却装置,属于铸造成型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容纳落槽的落槽支架、用于冷却落槽的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水冷机构包括用于容纳冷却水的冷却水管,冷却水管敷设于落槽支架上并与落槽底部接触,风冷机构包括若干用于冷却落槽顶部的风冷管路,风冷管路上设有若干朝向落槽顶部吹风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落槽冷却装置,采用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同时对落槽进行降温、冷却,使落槽的温度降低较快,冷却速度快,有利于对落槽表面进行涂刷处理,具有对落槽的温度降低较快,落槽热量散发速度快,不影响落槽的涂刷操作和浇铸进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槽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铸造成型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落槽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冶金炉使用的落槽,被用于输送熔融状态下的物料(如铁水或者渣水),完整的落槽一般是由数段流槽首尾相互连接而成。在浇铸过程中,落槽频繁受到高温铁液的热冲击,温度的急剧升高(一般温度高于500℃),会造成落槽持续发红,很容易产生热变形,持续的浇铸会造成落槽的使用寿命降低。要想延长落槽的使用寿命,唯一的方法是对落槽进行处理,如对落槽涂刷(抹)一层保护层(或涂料),从而避免铁水对落槽的热冲蚀,能提升落槽的抗热变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在对落槽进行涂刷(抹)前,若落槽温度大于500℃时,无法进行涂刷,那就需要先使落槽的自身温度降低下来,在合适的温度下,才能进行涂刷操作。落槽温度降低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冷却的速度较慢,依靠自然冷却无法快速将涂料涂刷在落槽表面上,严重时还会延误浇铸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槽冷却装置,旨在解决落槽降温时间长,冷却速度慢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落槽冷却装置,包括:落槽支架,用于容纳落槽;水冷机构,用于冷却落槽,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水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敷设于所述落槽支架上并与所述落槽底部接触;以及风冷机构,设有若干用于冷却所述落槽顶部的风冷管路,所述风冷管路上设有若干朝向所述落槽顶部吹风的出风口。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落槽支架的上表面敷设有压实的打结料,所述打结料用于隔离所述落槽的热量,所述冷却水管布设在所述打结料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水冷机构还包括储水器、分别与所述冷却水管两端连通并通向所述储水器的连接水管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水管上并用于循环泵送所述冷却水的驱动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风冷机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风冷管路鼓风的鼓风机和连接风管;所述风冷管路的一端为封闭、另一端为开口;所述连接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风冷管路的开口连通。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储水器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水冷机构还包括朝向所述开口鼓风的散热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风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风冷管路吹风时间的时间继电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若干个所述风冷管路均与所述连接风管并联连接,所述风冷管路上的出风口呈倒梯形。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冷却水管呈蛇形盘绕在所述打结料上,所述冷却水管为不锈钢材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落槽支架的上端面形状与所述落槽底端面形状相适配,所述风冷管路的形状与所述落槽顶端面形状相适配。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落槽支架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落槽温度的温度器。本技术提供的落槽冷却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落槽冷却装置,将落槽放置于落槽支架上,在落槽支架上设置水冷机构,能加快降低落槽的高温热量,且冷却水管中的冷却室往复循环使用的,实现了对落槽的循环降温冷却,配合使用风冷机构,风冷管路始终朝向落槽吹气,有利于快速降低落槽内部温度,这样同时采用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使落槽的温度降低较快,冷却速度快,另外有利于对落槽表面进行涂刷处理,解决了落槽降温时间长、冷却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具有对落槽的温度降低较快,落槽热量散发速度快,不影响落槽的涂刷操作和浇铸进度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落槽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落槽冷却装置的风冷机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落槽冷却装置的冷却水管俯视图。图中:1、落槽支架;2、水冷机构;21、冷却水管;22、储水器;23、连接水管;24、驱动器;25、散热器;3、风冷机构;31、风冷管路;32、出风口;33、鼓风机;34、连接风管;4、落槽;5、打结料;6、温度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落槽冷却装置进行说明。所述落槽冷却装置,包括落槽支架1、水冷机构2和风冷机构3,水冷机构2设置在落槽支架1上方,风冷机构3设置在落槽支架1上方。落槽支架1是用于容纳落槽4的,在使用落槽4时,可将落槽4放置在落槽支架1上进行作业。水冷机构2用于冷却落槽4,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水的冷却水管21,冷却水管21敷设于落槽支架1上并与落槽4底部接触,冷却水在冷却水管21中可以循环,以便与落槽4产生热交换。风冷机构3包括若干用于冷却落槽4顶部的风冷管路31,风冷管路31上设有若干朝向落槽4顶部吹风的出风口32,风冷管路31吹出的风朝向落槽4的内部,用于对落槽4进行风冷。本技术提供的落槽冷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落槽4放置于落槽支架1上,在落槽支架1上设置水冷机构2,能加快降低落槽4的高温热量,且冷却水管21中的冷却室往复循环使用的,实现了对落槽4的循环降温冷却,配合使用风冷机构3,风冷管路31始终朝向落槽4吹气,有利于快速降低落槽4内部温度,这样同时采用水冷机构2和风冷机构3,使落槽4的温度降低较快,冷却速度快,另外有利于对落槽4表面进行涂刷处理,解决了落槽4降温时间长、冷却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具有对落槽4的温度降低较快,落槽4热量散发速度快,不影响落槽4的涂刷操作和浇铸进度的技术效果。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冷却水管21中的冷却水的往复循环用于持续降低落槽4的温度,冷却水管21是固定在落槽支架1上的,并与落槽4底部接触,用于产生热量交换或将落槽4的热量带走。冷却水管21敷设在落槽支架1上,冷却水管21的两端均为开口,其中一个为进水口、另一个为出水口,方便冷却液的流动。风冷机构3的风冷管路31在鼓风机33的驱动下,产生正压风,风从出风口32流出,朝向落槽4的内部持续吹动,以加快对落槽4的冷却速度。这样在水冷机构2和风冷机构3同时动作的条件下,可以加快对落槽4的冷却速度或降温速度。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落槽冷却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3,落槽支架1的上表面敷设有压实的打结料5,打结料5用于隔离落槽4的热量,冷却水管21布设在打结料5上。打结料5是属于不定型耐火材料,还具有隔离的性能,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落槽支架1上敷设有一层打结料5,可以防止落槽4的高温热量传递给落槽支架1,使落槽支架1的使用寿命延长。由于打结料5一般为松散状,在落槽支架1上敷设完成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落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落槽支架,用于容纳落槽;/n水冷机构,用于冷却落槽,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水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敷设于所述落槽支架上并与所述落槽底部接触;以及/n风冷机构,设有若干用于冷却所述落槽顶部的风冷管路,所述风冷管路上设有若干朝向所述落槽顶部吹风的出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落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槽支架,用于容纳落槽;
水冷机构,用于冷却落槽,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水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敷设于所述落槽支架上并与所述落槽底部接触;以及
风冷机构,设有若干用于冷却所述落槽顶部的风冷管路,所述风冷管路上设有若干朝向所述落槽顶部吹风的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槽支架的上表面敷设有压实的打结料,所述打结料用于隔离所述落槽的热量,所述冷却水管布设在所述打结料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构还包括储水器、分别与所述冷却水管两端连通并通向所述储水器的连接水管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水管上并用于循环泵送所述冷却水的驱动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风冷管路鼓风的鼓风机和连接风管;所述风冷管路的一端为封闭、另一端为开口;所述连接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军超陈建波杜波温海军李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