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源-荷日前有功协调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电力系统有功协调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源-荷日前有功协调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政策鼓励下,我国风电行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累积和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然而在井喷式大发展的同时,由于风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并且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的风电基地(如“三北地区”)一般远离电力负荷中心,电源结构常常受到“缺煤、少水”的制约,导致电网调节性电源缺乏,电网的建设滞后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电网调峰压力的不断加大,风电并网和消纳问题日益凸显。据研究,负荷侧的弹性控制负荷具有一定的调解能力。其中集中式弹性控制负荷(如高载能负荷)可适当对负荷出力进行调节以增加风电的消纳,分布式弹性控制负荷(如蓄热电锅炉、蓄冷负荷等)可通过对负荷的时移达到对风电的消纳作用。针对源-荷协调控制方面,国内外已有初步的研究。有文献以甘肃河西电网实际运行情况为例,针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造成电网调峰困难的问题,研究论证了部分高载能负荷参与电网调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源-荷日前有功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读取各类电源及弹性控制负荷相关信息;/nS2:计算各类电源的日前有功出力计划;/nS3:对分布式弹性控制负荷进行分区聚合;/nS4:构建并求解集中优化层日前有功协调控制模型,得到各类电源、高载能负荷及负荷分区的出力调节计划;/nS5:构建并求解分布式优化层日前优化分配模型,得到负荷分区内各分布式负荷的调节计划;/nS6:下发各类负荷日前调节计划,形成源-荷日前有功协调控制方案。/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20190321 CN 20191021722931.一种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源-荷日前有功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读取各类电源及弹性控制负荷相关信息;
S2:计算各类电源的日前有功出力计划;
S3:对分布式弹性控制负荷进行分区聚合;
S4:构建并求解集中优化层日前有功协调控制模型,得到各类电源、高载能负荷及负荷分区的出力调节计划;
S5:构建并求解分布式优化层日前优化分配模型,得到负荷分区内各分布式负荷的调节计划;
S6:下发各类负荷日前调节计划,形成源-荷日前有功协调控制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源-荷日前有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日前风电15min有功出力预测信息PPW,t、电网外送功率日前计划值PTH,t、电网常规机组最小技术出力日前负荷预测值PL,t;
S102:获取各类弹性控制负荷的调节信息:有功调节速率上限ΔPL,up、有功调节速率下限ΔPL,down、可调节时间间隔、可持续上调时间、可调节功率上限PL,max、可调节功率下限PL,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源-荷日前有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S201:计算风电最大可消纳空间
式中:表示t时段风电的最大可消纳功率;PL,t表示t时段系统负荷预测值;PTH,t表示t时段系统外送功率日前计划值;表示t时段火电机组i的最小技术出力,NG表示火电机组数量;表示t时段水电机组i的最小技术出力,NS表示火电机组数量;
S202:确定各风电场站日前有功出力计划PWi,t:
技术研发人员:张尧翔,刘文颖,夏鹏,郭虎,张雨薇,王方雨,许春蕾,荣俊杰,冉忠,李宛齐,聂雅楠,胡阳,朱丽萍,李潇,陈鑫鑫,郇悅,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