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智能反射表面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9246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智能反射表面设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M个基于负阻抗电路的反射单元构成智能反射表面,每个反射单元通过有源电路具备负阻抗特性,每个反射单元包含K个可选的负阻抗电路,反射单元通过开关改变接入负阻抗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式智能反射表面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智能反射表面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爆炸式发展,未来通信网络面对着设备持续增长带来的巨流量,巨连接的重大挑战。特别地,在6G新愿景下,通信网络需要实现Tbps级的超巨流量通信,以及支撑每平方米数十终端的超巨连接通信。亟需实现高谱效、高能效的新型传输技术。近年来,智能反射表面可以部署多个反射单元对无线信道进行智能重编程,从而改善信号的传输质量。因其布置简单,且不需要复杂的主动射频电路器件,如数模转换器,振荡器,上变频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智能反射表面通信被视为下一代高谱效,高能效的通信技术。传统智能反射表面通信系统需要配置大规模的被动反射单元以解决自身反射能力弱,路径损耗大等问题,导致电路成本,空间成本,以及能耗成本大幅提升。基于负阻抗设计的主动反射单元通过引入有源电路,使得其能够反射放大入射信号,大幅提升自身反射能力,提高信号传输效率。现有主动反射单元已广泛用于反射通信系统中,以增加系统传输范围。智能反射通信系统可以利用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式智能反射表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M个基于负阻抗电路的反射单元构成智能反射表面,每个反射单元通过添加有源电路使负载阻抗具备负阻抗特性,每个反射单元包含K个可选的负阻抗电路,反射单元通过开关改变接入负阻抗Z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智能反射表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M个基于负阻抗电路的反射单元构成智能反射表面,每个反射单元通过添加有源电路使负载阻抗具备负阻抗特性,每个反射单元包含K个可选的负阻抗电路,反射单元通过开关改变接入负阻抗ZL来改变入射信号的相位与幅度的大小,即反射系数Γ为:



其中,ZA为天线阻抗;
对加载偏置电压为Vbias的负阻抗电路,对功率为Pin、频率为fin的入射信号,负阻抗电路负载的阻抗值为:
ZL(fin,Vbias,Pin)=-RL+jXL,RL>0
其中,-RL和XL分别表示负阻抗电路负载的电阻值与电抗值,通过改变负阻抗电路负载的电抗值,使得XL=-X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应敞龙睿哲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