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波束反射编码超表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97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波束反射编码超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工作频点相位响应由高到低依次相差接近45°的八种超表面单元,所述八种超表面单元按照一定的编码序列排列,用于实现在入射波垂直入射时,反射波束有两束,其方位角分别为

A double beam reflection coding super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波束反射编码超表面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人工电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双波束反射编码超表面。
技术介绍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即电磁超材料,是将具有特定几何形状的宏观基本单元周期或非周期性地排列,或者植入基体材料内部或表面所构成的一种人工材料。超表面是超材料的二维模式,由于其具有厚度薄、质量小、易于制造等优点,被学者们广泛关注。人们利用其独特的电磁特性已经实现异常反射、极化转化、全息等多种特殊功能。2014年,崔铁军教授课题组提出编码超表面的概念,采用数字编码的方式对电磁波实现调控。1-bit编码超表面由两种反射相位差为180°的单元结构组成,分别用数字态“0”和“1”表示,通过对“0”和“1”的编码序列设计,可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调控。编码超表面的概念可以推广到2-bit以及更高比特。编码超表面的编码序列有很多丰富的组合,因此在调控电磁波的特性上也是千变万化。双波束天线在电子对抗、卫星通信、多目标雷达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双波束天线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包括透镜式、反射面式和相控阵式,但存在设计成本高、结构复杂等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波束反射编码超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工作频点相位响应由高到低依次相差接近45°的八种超表面单元,所述八种超表面单元按照一定的编码序列排列,用于实现在入射波垂直入射时,反射波束有两束,其方位角分别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波束反射编码超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工作频点相位响应由高到低依次相差接近45°的八种超表面单元,所述八种超表面单元按照一定的编码序列排列,用于实现在入射波垂直入射时,反射波束有两束,其方位角分别为和每种超表面均包括三层结构,从上至下为上层金属图案、中间介质层和下层金属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波束反射编码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八种超表面单元,分别对应数字态“0”、“1”、“2”、“3”、“4”、“5”、“6”、“7”。其在28GHz处的反射相位分别为:-195°、-241°、-289°、-333°、-375°、-421°、-469°和-513°。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宏刚张婷尹波王斌李江阮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