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宽带吸收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147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宽带吸收超材料,涉及超材料技术领域,包括环形谐振器、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反射层、第二介质层、电阻膜层、第三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反射层,环形谐振器由多个单元器件构成,多个单元器件呈周期性排列,单元器件包括大金属环和小金属环,小金属环位于大金属环的内侧,大金属环的横截面宽度小于小金属环的横截面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跨波段超材料吸收带宽有限且加工困难的问题,利用偶极子谐振吸收原理,结构简单,宽带吸收超材料周期小,制造精度要求低;宽带吸收超材料具有跨波段宽带高吸收率的效果,具备跨波段多功能的优势。

A broadband absorbing metamaterial in microwave and terahertz b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宽带吸收超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宽带吸收超材料。
技术介绍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这些材料是自然界没有的。它们拥有一些特别的性质,比如让光、电磁波改变它们的通常性质,而这样的效果是传统材料无法实现的。自从2008年Landy等人提出了第一个完美超材料吸收器以来,超材料吸收器作为近年来超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特别是以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为基础的完美吸收器是最典型的代表,它可以克服天然材料与太赫兹波之间的弱作用,从而在通信、探测、成像和雷达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这些超材料吸收器的实现大多基于电磁共振现象,仅在较窄带宽的情况下达到峰值吸收,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太赫兹波通常指跨越(0.1-10)THz的电磁频谱,它是微波和红外波段之间的过渡频段,因此太赫兹波和微波具有相似的特性。例如,这两个波段的波长较长,可以远距离通信;其光子能量较低,可用于低损伤探测和成像;频带较宽,可携带更多信息;对能够探测到的非极性材料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微波超材料吸收器和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宽带吸收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谐振器、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反射层、第二介质层、电阻膜层、第三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反射层,所述环形谐振器、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反射层、第二介质层、电阻膜层、第三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反射层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述环形谐振器由多个单元器件构成,多个单元器件呈周期性排列,所述单元器件包括大金属环和小金属环,小金属环位于大金属环的内侧,大金属环的横截面宽度小于小金属环的横截面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宽带吸收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谐振器、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反射层、第二介质层、电阻膜层、第三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反射层,所述环形谐振器、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反射层、第二介质层、电阻膜层、第三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反射层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述环形谐振器由多个单元器件构成,多个单元器件呈周期性排列,所述单元器件包括大金属环和小金属环,小金属环位于大金属环的内侧,大金属环的横截面宽度小于小金属环的横截面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宽带吸收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金属环和小金属环均为闭合环,大金属环呈方形或圆形或多边形,小金属环呈方形或圆形或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宽带吸收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单个单元器件中大金属环的数量为1个,小金属环的数量为2~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宽带吸收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金属环的横截面宽度为2um~7um,小金属环的横截面宽度为8um~16um,大金属环的高度为0.1um~0.6um,小金属环的高度为0.1um~0.6um,大金属环的长度为264~268um,小金属环的长度为106~11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竞纪艳平吴诚胡海城罗菲胡晓倩张文刘娟凌百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夏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