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蒸汽或其它蒸汽冷凝器.现有汽-水列管式换热器中的换热管,其所采用的材质有许多种如碳钢管、铜管及不锈钢管等.水蒸汽在这些材质的换热管上均以膜状冷凝方式进行热交换,其热传导效率比较低.为实现高效热传导的滴状冷凝,有资料介绍在换热表面涂覆有机促进剂(J.P58171466)或某些无机物,其不仅污染冷凝液腐蚀金属表面而且使用寿命短;也有资料介绍在换热表面镀聚合物薄膜(J.P.58133875),其附加热阻太大;甚至还有资料介绍在换热表面电镀金、银、铬等金属,电镀金、银等贵重金属价格昂贵难以实现工业化,铬虽不是贵金属但在电镀铬表面上维持水蒸汽滴状冷凝时间较短,一般为几百小时;也有资料介绍用钽、锆及其合金作滴状冷凝表面(U.S-2248909),其不仅制造成本高而且导热性能差,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防止给水系统,凝结水系统的腐蚀,在产生蒸汽的锅炉中加有浓度约为0.7~1.0mg/l的微量氨,含微量氨的水蒸汽在电镀或离子镀铬的金属表面上以及在钽、锆金属表面上均不能实现滴状冷凝.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水蒸汽及含微量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蒸汽或含微量氨的水蒸汽冷凝的立式滴状冷凝汽一水列管换热器,它是在设有蒸汽入口管2、抽气管8以及冷凝水排放管9的壳体1下端与封头17间的下管板16和上端与由隔板13分成的两半各有冷却水进出口14的分配室12间的上管板11两者之间设有换热管束,其特征在于:换热管20为外壁设有5000~10000A的Cu--Cr--C↓[2]H↓[5]合金层的黄铜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起,汪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发电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