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场景识别方法、场景识别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属于场景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场景识别方法、场景识别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终端设备中所安装的应用程序都具备场景识别能力,并能够基于识别出来的场景类别,向用户推送提示信息,以此来提高用户粘性。比如,若上述应用程序识别出的场景类别为“工作日早上8点,在家”时,则可以向用户推送提示信息“预计30分钟后到公司,别忘记吃早饭”。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用户会基于隐私考虑,可能会对上述应用程序仅仅开放很少的权限,导致上述应用程序所获取的用于表征用户行为的行为信息的数量很少,从而使得其场景识别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场景识别方法、场景识别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应用程序得到的场景识别结果的准确率。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场景识别方法,包括:获取N个第一应用程序分别得到的行为信息,其中,每个行为信息均为用于表征用户行为的信息,其中,N≥2且N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场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N个第一应用程序分别得到的行为信息,其中,每个行为信息均为用于表征用户行为的信息,其中,N≥2且N为整数;/n基于N个所述行为信息,对所述用户所处的场景进行识别,得到场景识别结果;/n将所述场景识别结果推送给一个或多个第二应用程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场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N个第一应用程序分别得到的行为信息,其中,每个行为信息均为用于表征用户行为的信息,其中,N≥2且N为整数;
基于N个所述行为信息,对所述用户所处的场景进行识别,得到场景识别结果;
将所述场景识别结果推送给一个或多个第二应用程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获取的N个所述行为信息可划分为数字部分信息和非数字部分信息;
相应地,所述基于N个所述行为信息,对所述用户所处的场景进行识别,得到场景识别结果,包括:
将所述数字部分信息输入至第一神经网络,得到所述第一神经网络返回的第一场景识别结果;
将所述非数字部分信息输入至第二神经网络,得到所述第二神经网络返回的第二场景识别结果;
将所述第一场景识别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场景识别结果输入至第三神经网络,得到所述第三神经网络输出的场景识别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场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字部分信息输入至第一神经网络,得到所述第一神经网络返回的第一场景识别结果,包括:
将所述数字部分信息发送至第一服务端,以指示所述第一服务端执行将接收到的所述数字部分信息输入至所述第一神经网络的操作;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神经网络输出的所述第一场景识别结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场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非数字部分信息输入至第二神经网络,得到所述第二神经网络返回的第二场景识别结果,包括:
将所述非数字部分信息发送至第二服务端,以指示所述第二服务端执行将接收到的所述非数字部分信息输入至所述第二神经网络的操作;
接收所述第二服务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神经网络输出的所述第二场景识别结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龙,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