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94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混合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料混料装置,其可以方便对各层物料自身进行混合,缩短耗费时间,提高便利性;包括两组料仓、多组支撑架、多组出料管、多组控制阀、传动皮带、机架、主动辊、限位辊、驱动电机、减速机、传动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驱动轴、多组支撑辊、安装板和重量传感器,还包括定位板、两组固定杆、多组带动轴、多组搅拌片、多组从动齿轮、旋转齿轮和固定轴,多组搅拌片分别安装在多组固定轴底端,定位板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固定轴底端插入并固定至第二滚珠轴承中,并且固定轴顶端与旋转齿轮连接,多组从动齿轮均与旋转齿轮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混合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料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冲天炉是铸造生产中熔化铸铁的重要设备,将铸铁块熔化成铁水后浇注到砂型中待冷却后开箱而得到铸件,冲天炉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煤炭、石灰石、金属炉料和层焦依次的铺设至冲天炉中,从而可以在冲天炉中进行反应,而在将各层物料铺设至冲天炉之前,各层物料需要进行自身的均匀混合,以提高反应的均匀性,也就是说需要人工对物料进行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加料,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并且混合便利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对各层物料自身进行混合,缩短耗费时间,提高便利性的原料混料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原料混料装置,包括两组料仓、多组支撑架、多组出料管、多组控制阀、传动皮带、机架、主动辊、限位辊、驱动电机、减速机、传动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驱动轴、多组支撑辊、安装板和重量传感器,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机架右侧壁连通,所述多组支撑架两端分别与机架顶部和两组料仓连接,所述两组料仓内分别设置有两组储存腔,并在两组料仓顶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加料口,所述两组加料口分别与两组储存腔相通,所述多组出料管顶端分别与两组料仓底部连通,所述多组控制阀分别安装在多组出料管上,所述机架前侧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所述主动辊、限位辊和多组支撑辊前端和后端分别插入至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中,并在主动辊、限位辊和多组支撑辊与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多组前滚珠轴承和多组后滚珠轴承,所述主动辊和限位辊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多组支撑辊均与传动皮带接触,所述安装板前后两端分别与机架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右半区域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板顶部,所述减速机安装在机架前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减速机输入端处,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与减速机输出端和第一锥形齿轮连接,所述驱动轴两端分别与主动轴前端和第二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还包括定位板、两组固定杆、多组带动轴、多组搅拌片、多组从动齿轮、旋转齿轮和固定轴,所述两组固定杆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底部和机架顶部右半区域连接,并在定位板上设置有多组通孔,所述多组带动轴顶端分别穿过多组通孔并分别与多组从动齿轮连接,并在多组带动轴与多组通孔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滚珠轴承,所述多组搅拌片分别安装在多组固定轴底端,所述定位板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固定轴底端插入并固定至第二滚珠轴承中,并且固定轴顶端与旋转齿轮连接,所述多组从动齿轮均与旋转齿轮啮合。本技术的一种原料混料装置,还包括两组卡板、多组固定架、振动电机、两组限位弹簧、两组连接杆和两组捶打块,所述多组固定架两端分别与两组卡板和机架顶部连接,所述两组卡板上分别设置有两组穿孔,所述两组限位弹簧两端分别与两组卡板和振动电机连接,所述两组连接杆一端分别穿过两组穿孔并与振动电机连接,所述两组捶打块分别安装在两组连接杆另一端。本技术的一种原料混料装置,还包括多组支腿和多组防滑座,所述多组支腿两端分别与机架底部和多组防滑座顶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原料混料装置,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安装在旋转齿轮顶部中央区域。本技术的一种原料混料装置,还包括多组支撑杆和多组滑轮,所述多组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旋转齿轮底部和多组滑轮连接,所述多组滑轮均与定位板顶部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将各层原料中的成分物料分别放置于两组料仓中,并且可以根据原料的种类数量调整料仓的个数,将电机通电并启动,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减速机减速后带动传动轴和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因此第二锥形齿轮随第一锥形齿轮一同转动,并通过驱动轴带动主动辊转动,从而使传动皮带不断运动,通过多组支撑辊对传动皮带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并控制多组控制阀开启,料仓内的物料通过出料管排出并掉落在传动皮带上,当传动皮带不断运动过程中与重量传感器接触,通过重量传感器对其上物料的重量进行称重,配合对传动皮带速度的计量,从而可以方便计算物料的添加量,同时通过外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齿轮进行转动,并带动多组从动齿轮一同转动,使多组带动轴带动多组搅拌片一同转动,从而可以对传动皮带上不断传输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可以方便对各层物料自身进行混合,在胚料的同时将物料进行混合,缩短耗费时间,提高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传动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驱动轴的连接示意俯视图;图5是传动皮带、主动辊和限位辊的传动连接示意图;图6是安装板和重量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左视图;附图中标记:1、料仓;2、支撑架;3、出料管;4、控制阀;5、传动皮带;6、机架;7、主动辊;8、限位辊;9、驱动电机;10、减速机;11、传动轴;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驱动轴;15、支撑辊;16、安装板;17、重量传感器;18、前滚珠轴承;19、定位板;20、固定杆;21、带动轴;22、搅拌片;23、从动齿轮;24、旋转齿轮;25、固定轴;26、第一滚珠轴承;27、第二滚珠轴承;28、卡板;29、固定架;30、振动电机;31、限位弹簧;32、连接杆;33、捶打块;34、支腿;35、防滑座;36、旋转轴;37、支撑杆;38、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原料混料装置,包括两组料仓1、多组支撑架2、多组出料管3、多组控制阀4、传动皮带5、机架6、主动辊7、限位辊8、驱动电机9、减速机10、传动轴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驱动轴14、多组支撑辊15、安装板16和重量传感器17,机架6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与机架6右侧壁连通,多组支撑架2两端分别与机架6顶部和两组料仓1连接,两组料仓1内分别设置有两组储存腔,并在两组料仓1顶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加料口,两组加料口分别与两组储存腔相通,多组出料管3顶端分别与两组料仓1底部连通,多组控制阀4分别安装在多组出料管3上,机架6前侧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主动辊7、限位辊8和多组支撑辊15前端和后端分别插入至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中,并在主动辊7、限位辊8和多组支撑辊15与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多组前滚珠轴承18和多组后滚珠轴承,主动辊7和限位辊8之间通过传动皮带5传动连接,多组支撑辊15均与传动皮带5接触,安装板16前后两端分别与机架6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右半区域连接,重量传感器17安装在安装板16顶部,减速机10安装在机架6前侧壁上,驱动电机9安装在减速机10输入端处,传动轴11两端分别与减速机10输出端和第一锥形齿轮12连接,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料仓(1)、多组支撑架(2)、多组出料管(3)、多组控制阀(4)、传动皮带(5)、机架(6)、主动辊(7)、限位辊(8)、驱动电机(9)、减速机(10)、传动轴(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驱动轴(14)、多组支撑辊(15)、安装板(16)和重量传感器(17),所述机架(6)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机架(6)右侧壁连通,所述多组支撑架(2)两端分别与机架(6)顶部和两组料仓(1)连接,所述两组料仓(1)内分别设置有两组储存腔,并在两组料仓(1)顶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加料口,所述两组加料口分别与两组储存腔相通,所述多组出料管(3)顶端分别与两组料仓(1)底部连通,所述多组控制阀(4)分别安装在多组出料管(3)上,所述机架(6)前侧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所述主动辊(7)、限位辊(8)和多组支撑辊(15)前端和后端分别插入至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中,并在主动辊(7)、限位辊(8)和多组支撑辊(15)与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多组前滚珠轴承(18)和多组后滚珠轴承,所述主动辊(7)和限位辊(8)之间通过传动皮带(5)传动连接,所述多组支撑辊(15)均与传动皮带(5)接触,所述安装板(16)前后两端分别与机架(6)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右半区域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17)安装在安装板(16)顶部,所述减速机(10)安装在机架(6)前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9)安装在减速机(10)输入端处,所述传动轴(11)两端分别与减速机(10)输出端和第一锥形齿轮(12)连接,所述驱动轴(14)两端分别与主动轴前端和第二锥形齿轮(13)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与第二锥形齿轮(13)啮合,还包括定位板(19)、两组固定杆(20)、多组带动轴(21)、多组搅拌片(22)、多组从动齿轮(23)、旋转齿轮(24)和固定轴(25),所述两组固定杆(20)两端分别与定位板(19)底部和机架(6)顶部右半区域连接,并在定位板(19)上设置有多组通孔,所述多组带动轴(21)顶端分别穿过多组通孔并分别与多组从动齿轮(23)连接,并在多组带动轴(21)与多组通孔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滚珠轴承(26),所述多组搅拌片(22)分别安装在多组固定轴(25)底端,所述定位板(19)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27),所述固定轴(25)底端插入并固定至第二滚珠轴承(27)中,并且固定轴(25)顶端与旋转齿轮(24)连接,所述多组从动齿轮(23)均与旋转齿轮(24)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料仓(1)、多组支撑架(2)、多组出料管(3)、多组控制阀(4)、传动皮带(5)、机架(6)、主动辊(7)、限位辊(8)、驱动电机(9)、减速机(10)、传动轴(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驱动轴(14)、多组支撑辊(15)、安装板(16)和重量传感器(17),所述机架(6)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机架(6)右侧壁连通,所述多组支撑架(2)两端分别与机架(6)顶部和两组料仓(1)连接,所述两组料仓(1)内分别设置有两组储存腔,并在两组料仓(1)顶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加料口,所述两组加料口分别与两组储存腔相通,所述多组出料管(3)顶端分别与两组料仓(1)底部连通,所述多组控制阀(4)分别安装在多组出料管(3)上,所述机架(6)前侧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所述主动辊(7)、限位辊(8)和多组支撑辊(15)前端和后端分别插入至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中,并在主动辊(7)、限位辊(8)和多组支撑辊(15)与多组前固定孔和多组后固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多组前滚珠轴承(18)和多组后滚珠轴承,所述主动辊(7)和限位辊(8)之间通过传动皮带(5)传动连接,所述多组支撑辊(15)均与传动皮带(5)接触,所述安装板(16)前后两端分别与机架(6)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右半区域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17)安装在安装板(16)顶部,所述减速机(10)安装在机架(6)前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9)安装在减速机(10)输入端处,所述传动轴(11)两端分别与减速机(10)输出端和第一锥形齿轮(12)连接,所述驱动轴(14)两端分别与主动轴前端和第二锥形齿轮(13)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与第二锥形齿轮(13)啮合,还包括定位板(19)、两组固定杆(20)、多组带动轴(21)、多组搅拌片(22)、多组从动齿轮(23)、旋转齿轮(24)和固定轴(25),所述两组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斌罗运忠李朝民易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晟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