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包括桶身、外置入料单元和混料单元;桶身:所述桶身的顶面用螺钉固定有桶盖;外置入料单元:所述外置入料单元包含第一入料口、固定架、导管、压力泵、喷料口和固定板一,所述第一入料口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桶身的侧面顶部,所述压力泵进料口通过导管与入料口的底部连通,所述压力泵的出料口与环形的导管连通,环形的导管通过喷料口与桶身的底端内部连通,本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不但使易于漂浮的溶剂能充分混合,而且混合质量好,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
,具体为一种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中的酸性组分一般是指环烷酸,其他羟酸、无机酸、酚类、硫醇等,环烷酸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盐类具有多种用途。但它在原油加工过程中,会对加工设备造成腐蚀,腐蚀程度随其在原油中含量的增大而加重,亚磷酸芳基酯类环蚀剂主要包括亚磷酸二苯基、亚磷酸二苯基异癸酯、亚磷酸二苯基异辛酯、亚磷酸苯基二异辛酯及其混合物。其机理与磷酸类缓蚀剂相近,由于这些化合物中含有芳基,使亚磷酸酯在与金属表面接触时所占空间增大,能更好阻止环烷酸对设备的腐蚀。硫代(亚)磷酸酯类缓蚀剂主要包括硫代单烷基(双烷基、三烷基)磷酸酯和硫代亚磷酸酯等。这类化合物中的硫代磷酸单酯与金属表面的二价或三价铁离子反应形成多层沉积膜,覆盖于金属表面,可有效抑制腐蚀介质对金属材料的侵蚀;非磷系缓蚀剂主要包括有机多硫化合物、磺化烷基酚、脂环族聚硫化物、热稳定性较高的脂肪酸氨基酰胺和N,N-二羟乙基哌嗪,它们可与环烷酸反应生成不对金属产生腐蚀的产物,也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环烷酸对金属的腐蚀;目前,无论是磷系缓蚀剂还是非磷系缓蚀剂,大多是通过无机组份与有机组分复配而成的,而然有几组分特别是有机溶剂用量不小,且极易漂浮于无机溶剂上,在进行搅拌混合时很难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不但使易于漂浮的溶剂能充分混合,而且混合质量好,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混合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包括桶身、外置入料单元和混料单元;桶身:所述桶身的顶面用螺钉固定有桶盖;外置入料单元:所述外置入料单元包含第一入料口、固定架、导管、压力泵、喷料口和固定板一,所述第一入料口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桶身的侧面顶部,所述压力泵进料口通过导管与入料口的底部连通,所述压力泵的出料口与环形的导管连通,环形的导管通过喷料口与桶身的底端内部连通,环形的导管通过固定板一固定在桶身的侧面底端;混料单元:所述混料单元包含固定板二、端面齿轮一、中轴、直齿、电机、端面齿轮二、套轴、正转扇轮和反转扇轮,所述端面齿轮二的底端与套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轴的另一端与正转扇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轴侧面顶部与桶盖转动连接,所述反转扇轮的顶端与中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中轴的顶端与端面齿轮一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端面齿轮一的顶端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板二的底面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二的底面另一侧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桶盖的表面,且中轴的侧面与套轴中间的通孔转动连接,所述端面齿轮一和端面齿轮二侧面的齿相对而设,所述直齿在端面齿轮一和端面齿轮二之间的边缘中部,且直齿的上齿和下齿分别与端面齿轮一和端面齿轮二啮合,所述直齿的侧面中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桶盖的表面;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固定在桶盖的顶面前侧,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压力泵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入料口,所述第二入料口的底面与桶盖的顶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入料口的底部与桶身的内部连通,第一入料口主要用来将易漂浮的有机溶剂送到桶底,而第二入料口则用来添加无机或者不易于漂浮的溶剂。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桶身的底部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桶身的底部边缘,出料管与通身底部连通可以使混合好的溶剂全部被送出。进一步的,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的一端与出料管的一端固定且连通,阀门主要方便控制出料。进一步的,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支撑杆与桶身的底部转动连接,万向轮的作用主要是方便本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的移动,增加了便捷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本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通过提供的外置入料单元,可以使易于漂浮的有机溶剂在桶身底部入料,再与无不易于漂浮的溶剂混合,使得混合更加均匀;2、本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通过提供的混料单元的正转扇轮和反转扇轮可以使两种溶剂得以充分的混合,大大缩短了混合时间,提高了混合的效率;3、本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不但使易于漂浮的溶剂能充分混合,而且混合质量好,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混合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桶身、2控制开关组、3外置入料单元、31第一入料口、32固定架、33导管、34压力泵、35喷料口、36固定板一、4混料单元、41固定板二、42端面齿轮一、43中轴、44直齿、45电机、46端面齿轮二、47套轴、48正转扇轮、49反转扇轮、5桶盖、6第二入料口、7出料管、8阀门、9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包括桶身1、外置入料单元3和混料单元4;桶身1:桶身1的顶面用螺钉固定有桶盖5,还包括第二入料口6,第二入料口6的底面与桶盖5的顶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入料口6的底部与桶身1的内部连通,第一入料口31主要用来将易漂浮的有机溶剂送到桶底,而第二入料口6则用来添加无机或者不易于漂浮的溶剂,还包括出料管7,出料管7的一端与桶身1的底部连通,出料管7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桶身1的底部边缘,出料管7与通身1底部连通可以使混合好的溶剂全部被送出,还包括阀门8,阀门8的一端与出料管7的一端固定且连通,阀门8主要方便控制出料,还包括万向轮9,万向轮9通过支撑杆与桶身1的底部转动连接,万向轮9的作用主要是方便本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的移动,增加了便捷性;外置入料单元3:外置入料单元3包含第一入料口31、固定架32、导管33、压力泵34、喷料口35和固定板一36,第一入料口31通过固定架32固定在桶身1的侧面顶部,压力泵34进料口通过导管33与入料口的底部连通,压力泵34的出料口与环形的导管33连通,环形的导管33通过喷料口35与桶身1的底端内部连通,环形的导管33通过固定板一36固定在桶身1的侧面底端;混料单元4:混料单元4包含固定板二41、端面齿轮一42、中轴43、直齿44、电机45、端面齿轮二46、套轴47、正转扇轮48和反转扇轮49,端面齿轮二46的底端与套轴4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身(1)、外置入料单元(3)和混料单元(4);/n桶身(1):所述桶身(1)的顶面用螺钉固定有桶盖(5);/n外置入料单元(3):所述外置入料单元(3)包含第一入料口(31)、固定架(32)、导管(33)、压力泵(34)、喷料口(35)和固定板一(36),所述第一入料口(31)通过固定架(32)固定在桶身(1)的侧面顶部,所述压力泵(34)进料口通过导管(33)与入料口的底部连通,所述压力泵(34)的出料口与环形的导管(33)连通,环形的导管(33)通过喷料口(35)与桶身(1)的底端内部连通,环形的导管(33)通过固定板一(36)固定在桶身(1)的侧面底端;/n混料单元(4):所述混料单元(4)包含固定板二(41)、端面齿轮一(42)、中轴(43)、直齿(44)、电机(45)、端面齿轮二(46)、套轴(47)、正转扇轮(48)和反转扇轮(49),所述端面齿轮二(46)的底端与套轴(4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轴(47)的另一端与正转扇轮(4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轴(47)侧面顶部与桶盖(5)转动连接,所述反转扇轮(49)的顶端与中轴(4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中轴(43)的顶端与端面齿轮一(4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端面齿轮一(42)的顶端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板二(41)的底面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二(41)的底面另一侧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桶盖(5)的表面,且中轴(43)的侧面与套轴(47)中间的通孔转动连接,所述端面齿轮一(42)和端面齿轮二(46)侧面的齿相对而设,所述直齿(44)在端面齿轮一(42)和端面齿轮二(46)之间的边缘中部,且直齿(44)的上齿和下齿分别与端面齿轮一(42)和端面齿轮二(46)啮合,所述直齿(44)的侧面中部与电机(4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5)固定在桶盖(5)的表面;/n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2),所述控制开关组(2)固定在桶盖(5)的顶面前侧,所述电机(45)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压力泵(34)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一体式用于缓蚀剂生产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身(1)、外置入料单元(3)和混料单元(4);
桶身(1):所述桶身(1)的顶面用螺钉固定有桶盖(5);
外置入料单元(3):所述外置入料单元(3)包含第一入料口(31)、固定架(32)、导管(33)、压力泵(34)、喷料口(35)和固定板一(36),所述第一入料口(31)通过固定架(32)固定在桶身(1)的侧面顶部,所述压力泵(34)进料口通过导管(33)与入料口的底部连通,所述压力泵(34)的出料口与环形的导管(33)连通,环形的导管(33)通过喷料口(35)与桶身(1)的底端内部连通,环形的导管(33)通过固定板一(36)固定在桶身(1)的侧面底端;
混料单元(4):所述混料单元(4)包含固定板二(41)、端面齿轮一(42)、中轴(43)、直齿(44)、电机(45)、端面齿轮二(46)、套轴(47)、正转扇轮(48)和反转扇轮(49),所述端面齿轮二(46)的底端与套轴(4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轴(47)的另一端与正转扇轮(4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套轴(47)侧面顶部与桶盖(5)转动连接,所述反转扇轮(49)的顶端与中轴(4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中轴(43)的顶端与端面齿轮一(4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端面齿轮一(42)的顶端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板二(41)的底面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二(41)的底面另一侧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桶盖(5)的表面,且中轴(43)的侧面与套轴(47)中间的通孔转动连接,所述端面齿轮一(42)和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津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