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油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93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UV油墨搅拌装置,包括:容器组件与驱动组件。容器组件包括上壳、过渡壳以及下壳。上壳与过渡壳的一侧转动连接,过渡壳的另一侧与下壳转动连接,上壳、过渡壳以及下壳共同围成搅拌腔。上壳设置有油墨输入阀,下壳设置有油墨输出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搅拌杆、搅拌电机以及固定架。第一电机与上壳驱动连接,第二电机与下壳驱动连接。搅拌杆贯穿过渡壳并与过渡壳转动连接,搅拌电机与搅拌杆驱动连接,搅拌杆设置有若干搅拌片,各搅拌片均收容于搅拌腔中。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搅拌电机分别与固定架连接。上述UV油墨搅拌装置,搅拌效率高,搅拌时间短,对油墨的搅拌均匀程度高,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V油墨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墨搅拌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UV油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UV(紫外光固化)油墨是指在紫外线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连接料中的单体聚合成聚合物,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UV油墨也属于油墨,作为油墨,它们必须具备艳丽的颜色(特殊情况除外),良好的印刷适性,适宜的固化干燥速率。同时有良好的附着力,并具备耐磨、耐蚀、耐候等特性。UV油墨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绿色环保油墨,与热固及挥发干燥等类型的油墨相比,具有低温快速固化,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污染少,占地小,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随着UV固化原料品种的增多,价格的大幅下跌,UV油墨的用量和品种的增长速度令人吃惊,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并出现了功能各异、品种繁多的UV特种油墨。UV油墨在出厂包装前需要进行过滤,已除去生产过程中混入油墨内的杂质。UV油墨在制造过程中,为确保油墨各组分均匀混合,需使用搅拌设备对油墨进行搅拌。然而,目前的油墨搅拌装置的搅拌时间长,搅拌效率低。另外,搅拌均匀程度低,使得油墨各组分的混合不够均匀,以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搅拌效率低以及搅拌均匀程度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UV油墨搅拌装置。一种UV油墨搅拌装置,该UV油墨搅拌装置包括:容器组件与驱动组件。所述容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容器组件包括上壳、过渡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过渡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过渡壳的另一侧与所述下壳转动连接,所述上壳、所述过渡壳以及所述下壳共同围成搅拌腔。所述上壳设置有油墨输入阀,所述下壳设置有油墨输出阀。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搅拌杆、搅拌电机以及固定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上壳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上壳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下壳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下壳转动。所述搅拌杆贯穿所述过渡壳并与所述过渡壳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部分收容于所述搅拌腔中。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杆驱动连接,所述搅拌杆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搅拌片,各所述搅拌片均收容于所述搅拌腔中。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搅拌电机分别与所述固定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为半球型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内壳壁设置有若干扰流片,所述扰流片呈弧形结构,所述扰流片的弧形凸出部分贴合所述上壳的内壳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壳呈圆环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壳朝向所述上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上壳朝向所述过渡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滑块,所述第一环形滑块插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中并与所述过渡壳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壳朝向所述下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下壳朝向所述过渡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滑块,所述第二环形滑块插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滑槽中并与所述过渡壳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呈C型结构,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杆与水平面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搅拌片围绕所述搅拌杆的轴芯均匀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片呈弧形结构,所述搅拌片的凹陷面朝向所述搅拌杆。上述UV油墨搅拌装置,通过油墨输入阀将待搅拌的油墨原料输入UV油墨搅拌装置中,搅拌后的油墨通过油墨输出阀向外输出。通过搅拌电机驱动搅拌杆转动,各搅拌片绕搅拌杆轴芯旋转,以对搅拌腔内的油墨进行搅拌。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上壳转动,通过第二电机驱动下壳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腔内的油墨流动,以使得搅拌腔内的油墨搅动更为充分。该UV油墨搅拌装置搅拌效率高,搅拌时间短,对油墨的搅拌均匀程度高,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UV油墨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UV油墨搅拌装置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UV油墨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UV油墨搅拌装置的部分结构透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UV油墨搅拌装置10,该UV油墨搅拌装置10包括:容器组件100与驱动组件200。容器组件100与驱动组件200连接。容器组件100包括上壳110、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V油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组件与驱动组件;所述容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n所述容器组件包括上壳、过渡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过渡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过渡壳的另一侧与所述下壳转动连接,所述上壳、所述过渡壳以及所述下壳共同围成搅拌腔;所述上壳设置有油墨输入阀,所述下壳设置有油墨输出阀;/n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搅拌杆、搅拌电机以及固定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上壳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上壳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下壳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下壳转动;所述搅拌杆贯穿所述过渡壳并与所述过渡壳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部分收容于所述搅拌腔中;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杆驱动连接,所述搅拌杆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搅拌片,各所述搅拌片均收容于所述搅拌腔中;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搅拌电机分别与所述固定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油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组件与驱动组件;所述容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容器组件包括上壳、过渡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过渡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过渡壳的另一侧与所述下壳转动连接,所述上壳、所述过渡壳以及所述下壳共同围成搅拌腔;所述上壳设置有油墨输入阀,所述下壳设置有油墨输出阀;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搅拌杆、搅拌电机以及固定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上壳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上壳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下壳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下壳转动;所述搅拌杆贯穿所述过渡壳并与所述过渡壳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部分收容于所述搅拌腔中;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杆驱动连接,所述搅拌杆远离所述搅拌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搅拌片,各所述搅拌片均收容于所述搅拌腔中;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搅拌电机分别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油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为半球型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油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内壳壁设置有若干扰流片,所述扰流片呈弧形结构,所述扰流片的弧形凸出部分贴合所述上壳的内壳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加圣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巨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