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纤维玻璃棉棉絮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796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纤维玻璃棉棉絮加工装置,包括:抽液组件,所述抽液组件包括:沉淀池、水泵、抽水管和出水管;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真空过滤机、进料口、出水口和出料口;压制组件,所述压制组件包括:液压缸、压制块、开关、从动轮、主动轮、电机、轴承、固定环、丝杆、挡板、空腔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输出轴焊接有压制块;絮状玻璃棉含水份很大,通过真空过滤机将沉淀池中的絮状玻璃棉分离出,通过压制组件中的液压缸对絮状玻璃棉进行压制,压制成块的絮状玻璃棉便于后续的回收和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纤维玻璃棉棉絮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纤维玻璃棉生产制备
,具体为一种微纤维玻璃棉棉絮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微纤维玻璃棉属于玻璃纤维中的一个类别,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玻璃棉是将熔融玻璃纤维化,形成棉状的材料,化学成分属玻璃类,是一种无机质纤维,具有成型好、体积密度小、热导率彽、保温绝热、吸音性能好、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玻璃棉将熔融玻璃纤维化并加以热固性树脂为主的环保型配方粘结剂加工而成的制品,是一种由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玻璃纤维制作而成的有弹性的毡状体,并可根据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防潮贴面在线复合。其具有的大量微小的空气孔隙,使其起到保温隔热、吸声降噪及安全防护等作用,是钢结构建筑保温隔热、吸声降噪的最佳材料。现有的,微纤维玻璃棉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无法收集的碎棉,这种棉通过水雾除尘进入到沉降水池中,无法再次利用,导致资源浪费。为此,提出一种微纤维玻璃棉棉絮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纤维玻璃棉棉絮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微纤维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纤维玻璃棉棉絮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抽液组件(10),所述抽液组件(10)包括:沉淀池(11)、水泵(12)、抽水管(13)和出水管(14);/n过滤组件(20),所述过滤组件(20)包括:真空过滤机(21)、进料口(22)、出水口(23)和出料口(24);/n压制组件(30),所述压制组件(30)包括:液压缸(31)、压制块(32)、开关(33)、从动轮(34)、主动轮(35)、电机(36)、轴承(37)、固定环(38)、丝杆(39)、挡板(310)、空腔(311)和壳体(312),所述壳体(31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11),所述壳体(3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纤维玻璃棉棉絮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液组件(10),所述抽液组件(10)包括:沉淀池(11)、水泵(12)、抽水管(13)和出水管(14);
过滤组件(20),所述过滤组件(20)包括:真空过滤机(21)、进料口(22)、出水口(23)和出料口(24);
压制组件(30),所述压制组件(30)包括:液压缸(31)、压制块(32)、开关(33)、从动轮(34)、主动轮(35)、电机(36)、轴承(37)、固定环(38)、丝杆(39)、挡板(310)、空腔(311)和壳体(312),所述壳体(31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11),所述壳体(3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1),所述液压缸(31)的输出轴贯穿壳体(312)延伸至壳体(312)的内部,所述壳体(312)的输出轴焊接有压制块(32),所述挡板(310)的底端贯穿壳体(312)延伸至空腔(311)的内部,所述丝杆(39)的底端贯穿挡板(310)延伸至壳体(312)的内部,所述丝杆(39)的顶部焊接有从动轮(34),所述丝杆(39)靠近从动轮(3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37),所述轴承(37)的外圈焊接有固定环(38),所述固定环(38)的底部焊接于壳体(312)的顶部,所述电机(36)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壳体(312)的顶部,所述电机(36)的输出轴焊接有主动轮(35),所述主动轮(35)通过皮带与从动轮(34)传动连接;
辅助组件(40),所述辅助组件(40)包括:储物箱(41)、排料口(42)、支撑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海刘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世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