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DO稳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电源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LDO稳压电路。
技术介绍
低压差线性LDO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各种穿戴式电子设备,用来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随着产品对能耗和功能集成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的提高电源管理已成为了一大难题。LDO电路因可以提供超低的静态电流来减小功耗,其在作为重要的电源管理模块广泛应用于SoC芯片设计中。典型LDO电路,包含参考电压、误差放大器EA、功率管MP和反馈电阻。LDO作为重要的电源管理模块之一,广泛应用于SoC芯片中。现有的LDO电路对输出的电压变化反应慢,无法输出稳定的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DO稳压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低压降稳压器输出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LDO稳压电路,包括:基准电压端Vref、第一偏置电压端Vb1、第二偏置电压端Vb2、第三偏置电压端Vb3、输入电压端VDD、输出电压端Vout、控制电路、反馈电路、接地端GND和功率管MP;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晶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DO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电压端Vref、第一偏置电压端Vb1、第二偏置电压端Vb2、第三偏置电压端Vb3、输入电压端VDD、输出电压端Vout、控制电路、反馈电路、接地端GND和功率管MP;/n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晶体管M1、晶体管M2、晶体管M3、晶体管M4、晶体管M5、晶体管M6、晶体管M7、晶体管M8、晶体管M9、晶体管M10、晶体管M11、晶体管M12和误差放大器EA,所述反馈电路包括:晶体管M13和晶体管M14;/n所述误差放大器EA的负端与所述基准电压端Vref连接,所述误差放大器EA的正端分别与晶体管M8的栅极、晶体管M13的源极、晶体管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DO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电压端Vref、第一偏置电压端Vb1、第二偏置电压端Vb2、第三偏置电压端Vb3、输入电压端VDD、输出电压端Vout、控制电路、反馈电路、接地端GND和功率管MP;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晶体管M1、晶体管M2、晶体管M3、晶体管M4、晶体管M5、晶体管M6、晶体管M7、晶体管M8、晶体管M9、晶体管M10、晶体管M11、晶体管M12和误差放大器EA,所述反馈电路包括:晶体管M13和晶体管M14;
所述误差放大器EA的负端与所述基准电压端Vref连接,所述误差放大器EA的正端分别与晶体管M8的栅极、晶体管M13的源极、晶体管M14的漏极连接,所述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端分别与晶体管M1的栅极、晶体管M4的栅极、晶体管M4的漏极、晶体管M3的漏极、晶体管M9的栅极、晶体管M9的漏极、晶体管M10的漏极、功率管MP的栅极连接,所述晶体管M1的漏极分别与晶体管M2的栅极、晶体管M2的漏极、晶体管M5的栅极、晶体管M7的栅极连接,所述晶体管M5的漏极与晶体管M4的源极连接,所述晶体管M7的漏极与晶体管M6的漏极连接,所述晶体管M7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M10的栅极、晶体管M8的漏极连接,所述晶体管M10的源极分别与晶体管M11漏极、晶体管M12的漏极连接,所述晶体管M11的源极分别与功率管MP的漏极、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纬,段志奎,于昕梅,蒋业文,阮锦标,陈嘉维,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