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瑜伽垫,其包括垫体上层和垫体下层,所述垫体上层和垫体下层之间设置有垫体芯层,所述垫体芯层由塑料制成,其内部排列设置有若干一级气孔和二级气柱,所述一级气孔和二级气柱内填充有气体并在垫体芯层表面形成有按摩突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使用者全身进行按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瑜伽垫
本技术涉及瑜伽垫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按摩瑜伽垫。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瑜伽作为一种起源于印度的保健运动,在我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深受各年龄层次健身人士的喜爱。在练习瑜伽时,练习者常常需要光脚进行练习,同时联系者的肢体常会与地面直接接触,为减少瑜伽练习时可能带来的损伤,练习者常在地面上铺设瑜伽垫来辅助瑜伽练习。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5771152A的一种瑜伽垫,包括瑜伽垫垫体,所述垫体还包括表面层,内层和支撑层,所述表面层为可脱卸的热塑性弹性体或绵柔材料,所述内层为设置有颗粒型凹孔的压缩棉,所述支撑层为防潮的皮革层。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瑜伽垫,具有防滑防潮等优点。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瑜伽垫的表面一般较为平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平整的瑜伽垫表面难以对使用者的全身起到按摩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摩瑜伽垫,具有可以对使用者全身进行按摩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按摩瑜伽垫,包括垫体上层和垫体下层,所述垫体上层和垫体下层之间设置有垫体芯层,所述垫体芯层由塑料制成,其内部排列设置有若干一级气孔和二级气柱,所述一级气孔和二级气柱内填充有气体并在垫体芯层表面形成有按摩突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气孔和一级气柱的设置可以便于在垫体上层形成有按摩突起,按摩突起的设置可以对使用者身体表面进行按摩,一级气孔形成圆形状的按摩突起,二级气柱形成长条状的按摩突起,两种形状的按摩突起共同作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满足不同部位的按摩需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气孔和二级气柱间隔排列,所述二级气柱的两端分别与一级气孔连接,在按摩瑜伽垫表面,若干由所述一级气孔和二级气柱形成的按摩突起组成形成按摩凸条,所述按摩凸条与瑜伽垫的短边平行且其长度为瑜伽垫短边长度的80%至9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气孔和二级气柱间隔设置,可以使得两种按摩突起的分布更加均匀,达到更好的按摩功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按摩凸条相互平行且沿瑜伽垫长度方向分布,各所述按摩凸条组合形成方形的按摩区域,所述按摩区域的宽度与按摩凸条长度相同,所述按摩区域的长度为瑜伽垫长边长度的80%至90%,相邻所述按摩凸条的一级气孔之间的连接线与按摩区域长边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按摩凸条之间的一级气孔相错设置,可以使得一级气孔和二级气管对使用者身体部分的按摩效果更加充分全面,改善该种按摩瑜伽垫的按摩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体芯层与垫体下层之间设置有配重层,所述配重层由塑料制成且其内部埋设有若干塑料制成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材料的密度为配重层其余材料密度的1至1.2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层的设置可以提高该种瑜伽垫整体的重量,一方面可以提高瑜伽垫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瑜伽垫铺设后其两端与地面更加贴合,改善瑜伽垫表面的平整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块为方形且其长边与瑜伽垫的短边平行,所述配重块的长度为瑜伽垫宽度的80%至90%,所述配重块沿瑜伽垫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配重层内部,相邻所述配重块之间的距离与配重块的宽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配重块的设置,使得瑜伽垫在收卷的过程中可以在各配重层之间形成自然的折痕,沿着各配重块对瑜伽垫进行折叠,可以方便的实现瑜伽垫的收卷,且收卷后,瑜伽垫不易因为自身内部的张力而弹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层与垫体芯层之间设置有一级缓冲层,所述配重层与垫体下层之间设置有二级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缓冲层和二级缓冲层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瑜伽垫整体的厚度和柔软度,进一步减少使用者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体上层为棉布编织层,所述垫体下层为橡胶防滑层,所述橡胶防滑层与地面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木纹状的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布编织层表面较为舒适,且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透气性,适合直接与人体肌肤接触。橡胶防滑层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瑜伽垫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效果,更加利于使用者进行瑜伽练习。木纹状的防滑纹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瑜伽垫整体的美观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瑜伽垫整体外侧设置有厚度与瑜伽垫整体厚度相同的包围层,所述包围层外侧包裹有布艺包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围层和布艺包边的设置可以对瑜伽垫边沿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瑜伽垫在使用过程中与地面直接接触产生的磨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一级气孔和二级气柱的设置,能够起到对使用者身体进行按摩的效果;2.通过配重层和配重块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瑜伽垫表面平整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例中一种按摩瑜伽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一实施例中一种按摩瑜伽垫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棉布编织层;2、垫体上层;3、垫体芯层;31、一级气孔;32、二级气柱;33、一级缓冲层;4、配重层;41、配重块;5、垫体下层;51、二级缓冲层;6、橡胶防滑层;7、按摩区域;71、按摩凸条;711、按摩突起;8、包围层;81、布艺包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按摩瑜伽垫,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垫体上层2、垫体芯层3、配重层4和垫体下层5,所述垫体上层2为棉布编织层1,棉布编织层1表面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透气性,适合直接与人体肌肤表面接触。垫体下层5为橡胶防滑层6,且橡胶防滑层6与地面接触的一侧设有木纹状的防滑纹。橡胶防滑纹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瑜伽垫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效果,且木纹状防滑纹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瑜伽垫整体的美观程度。参照图4,垫体芯层3由塑料制成,其内部设置有若干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间隔排列且二级气柱32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一级气孔31,在按摩瑜伽垫的表面,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分别形成有圆形状和长条状的按摩突起711,若干由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组成的按摩突起711形成有按摩凸条71。若干按摩凸条71沿瑜伽垫的长度方向分布并组成方形的按摩区域7,按摩区域7的宽为按摩凸条71的长度,按摩区域7的长度为瑜伽垫长度的80%至90%,按摩区域7的宽度为瑜伽垫宽度的80%至90%,本实施例中,按摩区域7的长度为瑜伽垫长度的80%,按摩区域7的宽度为瑜伽垫宽度的80%。为使得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分布的更加均匀,相邻所述按摩凸条71的一级气孔31之间的连接线与按摩区域7长边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本实施例中,相邻所述按摩凸条71的一级气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瑜伽垫,包括垫体上层(2)和垫体下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上层(2)和垫体下层(5)之间设置有垫体芯层(3),所述垫体芯层(3)由塑料制成,其内部排列设置有若干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所述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内填充有气体并在垫体芯层(3)表面形成有按摩突起(7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瑜伽垫,包括垫体上层(2)和垫体下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上层(2)和垫体下层(5)之间设置有垫体芯层(3),所述垫体芯层(3)由塑料制成,其内部排列设置有若干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所述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内填充有气体并在垫体芯层(3)表面形成有按摩突起(7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瑜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间隔排列,所述二级气柱(32)的两端分别与一级气孔(31)连接,在按摩瑜伽垫表面,若干由所述一级气孔(31)和二级气柱(32)形成的按摩突起(711)组成形成按摩凸条(71),所述按摩凸条(71)与瑜伽垫的短边平行且其长度为瑜伽垫短边长度的80%至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摩瑜伽垫,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按摩凸条(71)相互平行且沿瑜伽垫长度方向分布,各所述按摩凸条(71)组合形成方形的按摩区域(7),所述按摩区域(7)的宽度与按摩凸条(71)长度相同,所述按摩区域(7)的长度为瑜伽垫长边长度的80%至90%,相邻所述按摩凸条(71)的一级气孔(31)之间的连接线与按摩区域(7)长边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龙昂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