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体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9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体操垫,其结构包括底板、控制面板、按钮、蓄电池、推块、第一护垫、第二护垫、充电口和回收机构,该便于移动的体操垫,通过在底板内部设置了回收机构,电动推杆通电进行工作,电动推杆向右端进行收缩,同时带动第一活动杆绕第一定位轴进行转动,使第一活动杆通过第二活动杆电动第三活动杆绕第二定位轴进行摆动,使第二活动杆与第三活动杆之间的夹角缩小,从而使第三活动杆将滚轮机构进行回收至到底板内侧,达到了能够快速对移动轮进行回收,使对移动轮回收保护方便快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体操垫
本技术涉及体操垫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体操垫。
技术介绍
体操垫是配合体操练习或其他延展运动所使用到的一种防护装置,有海绵、泡沫、充气式等多种材质,是一种体操运动中辅助使用的装置,有一些体操垫设置有移动轮,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仅仅靠移动轮与地面接触来起到支撑的作用,整体结构不稳定,而且移动轮容易损坏,或者是通过螺杆调节移动轮的高度,从而对移动轮进行保护,现有体操垫不易快速对移动轮进行回收,导致移动轮回收保护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体操垫,解决了现有体操垫不易快速对移动轮进行回收,导致移动轮回收保护费时费力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移动的体操垫,包括底板、控制面板、按钮、蓄电池、推块、第一护垫、第二护垫、充电口和回收机构,所述底板前端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前端安装有按钮,所述蓄电池通过螺钉与底板内部中部锁紧固定,所述推块通过电焊与底板右端相固定,所述底板顶部右端设置有第一护垫,所述第一护垫与第二护垫左端相缝合,所述蓄电池前端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底板内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固定板、电动推杆、第一活动杆、第一定位轴、第二活动杆、第三活动杆、第二定位轴和滚轮机构,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与底板内部左端锁紧固定,所述电动推杆通过预压螺栓紧固于固定板前端上侧,所述第一活动杆活动嵌套于电动推杆左端,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第一定位轴与固定板前端左上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活动杆下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活动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三活动杆前端上侧三分之一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通过第二定位轴与固定板前端下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底部设置有滚轮机构,所述电动推杆和按钮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滚轮机构包括第一移动轮、转动轴、轴套和第二移动轮,所述轴套与第三活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一端与第一移动轮前端内侧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轴另一端延伸至到第二移动轮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贯穿于轴套中部,并且转动轴与轴套中部相枢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轮、转动轴、轴套和第二移动轮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上端均设置有燕尾状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杆的最大摆动角度为60度。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机构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回收机构沿底板内部左右两端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呈三角状,并且固定板上端喷涂有防氧化涂层。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为HTA1500系列,具体型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或定制。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为不锈钢材质,抗腐蚀性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体操垫不易快速对移动轮进行回收,导致移动轮回收保护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在底板内部设置了回收机构,电动推杆通电进行工作,电动推杆向右端进行收缩,同时带动第一活动杆绕第一定位轴进行转动,使第一活动杆通过第二活动杆电动第三活动杆绕第二定位轴进行摆动,使第二活动杆与第三活动杆之间的夹角缩小,从而使第三活动杆将滚轮机构进行回收至到底板内侧,达到了能够快速对移动轮进行回收,使对移动轮回收保护方便快捷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回收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回收机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滚轮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控制面板-2、按钮-3、回收机构-4、蓄电池-5、推块-6、第一护垫-7、第二护垫-8、充电口-9、固定板-41、电动推杆-42、第一活动杆-43、第一定位轴-44、第二活动杆-45、第三活动杆-46、第二定位轴-47、滚轮机构-48、第一移动轮-481、转动轴-482、轴套-483、第二移动轮-48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体操垫:包括底板1、控制面板2、按钮3、蓄电池5、推块6、第一护垫7、第二护垫8、充电口9和回收机构4,底板1前端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前端安装有按钮3,蓄电池5通过螺钉与底板1内部中部锁紧固定,推块6通过电焊与底板1右端相固定,底板1顶部右端设置有第一护垫7,第一护垫7与第二护垫8左端相缝合,蓄电池5前端设置有充电口9,底板1内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回收机构4,回收机构4包括固定板41、电动推杆42、第一活动杆43、第一定位轴44、第二活动杆45、第三活动杆46、第二定位轴47和滚轮机构48,固定板41通过螺钉与底板1内部左端锁紧固定,电动推杆42通过预压螺栓紧固于固定板41前端上侧,第一活动杆43活动嵌套于电动推杆42左端,第一活动杆43通过第一定位轴44与固定板41前端左上侧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杆45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活动杆43下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活动杆45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三活动杆46前端上侧三分之一处转动连接,第三活动杆46通过第二定位轴47与固定板41前端下侧活动连接,第三活动杆46底部设置有滚轮机构48,电动推杆42和按钮3均与控制面板2电连接,控制面板2与蓄电池5电连接。其中,所述滚轮机构48包括第一移动轮481、转动轴482、轴套483和第二移动轮484,所述轴套483与第三活动杆4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482一端与第一移动轮481前端内侧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轴482另一端延伸至到第二移动轮484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82贯穿于轴套483中部,并且转动轴482与轴套483中部相枢接。其中,所述第一移动轮481、转动轴482、轴套483和第二移动轮484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利于起到使第一移动轮481和第二移动轮484平稳转动的作用。其中,所述第一移动轮481和第二移动轮484上端均设置有燕尾状防滑纹,利于起到防滑的作用。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杆43的最大摆动角度为60度,利于起到带动第二活动杆45和第三活动杆46进行摆动的作用。其中,所述回收机构4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回收机构4沿底板1内部左右两端均匀分布,利于起到带动第一护垫7和第二护垫8进行移动的作用。其中,所述固定板41呈三角状,并且固定板41上端喷涂有防氧化涂层,利于起到进行防氧化的作用。其中,所述电动推杆42为HTA1500系列,具体型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或定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体操垫,包括底板(1)、控制面板(2)、按钮(3)、蓄电池(5)、推块(6)、第一护垫(7)、第二护垫(8)和充电口(9),所述底板(1)前端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前端安装有按钮(3),所述蓄电池(5)通过螺钉与底板(1)内部中部锁紧固定,所述推块(6)通过电焊与底板(1)右端相固定,所述底板(1)顶部右端设置有第一护垫(7),所述第一护垫(7)与第二护垫(8)左端相缝合,所述蓄电池(5)前端设置有充电口(9);/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机构(4),所述底板(1)内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回收机构(4),所述回收机构(4)包括固定板(41)、电动推杆(42)、第一活动杆(43)、第一定位轴(44)、第二活动杆(45)、第三活动杆(46)、第二定位轴(47)和滚轮机构(48),所述固定板(41)通过螺钉与底板(1)内部左端锁紧固定,所述电动推杆(42)通过预压螺栓紧固于固定板(41)前端上侧,所述第一活动杆(43)活动嵌套于电动推杆(42)左端,所述第一活动杆(43)通过第一定位轴(44)与固定板(41)前端左上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45)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活动杆(43)下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活动杆(45)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三活动杆(46)前端上侧三分之一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46)通过第二定位轴(47)与固定板(41)前端下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46)底部设置有滚轮机构(48),所述电动推杆(42)和按钮(3)均与控制面板(2)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与蓄电池(5)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体操垫,包括底板(1)、控制面板(2)、按钮(3)、蓄电池(5)、推块(6)、第一护垫(7)、第二护垫(8)和充电口(9),所述底板(1)前端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前端安装有按钮(3),所述蓄电池(5)通过螺钉与底板(1)内部中部锁紧固定,所述推块(6)通过电焊与底板(1)右端相固定,所述底板(1)顶部右端设置有第一护垫(7),所述第一护垫(7)与第二护垫(8)左端相缝合,所述蓄电池(5)前端设置有充电口(9);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机构(4),所述底板(1)内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回收机构(4),所述回收机构(4)包括固定板(41)、电动推杆(42)、第一活动杆(43)、第一定位轴(44)、第二活动杆(45)、第三活动杆(46)、第二定位轴(47)和滚轮机构(48),所述固定板(41)通过螺钉与底板(1)内部左端锁紧固定,所述电动推杆(42)通过预压螺栓紧固于固定板(41)前端上侧,所述第一活动杆(43)活动嵌套于电动推杆(42)左端,所述第一活动杆(43)通过第一定位轴(44)与固定板(41)前端左上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45)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活动杆(43)下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活动杆(45)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三活动杆(46)前端上侧三分之一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46)通过第二定位轴(47)与固定板(41)前端下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46)底部设置有滚轮机构(48),所述电动推杆(42)和按钮(3)均与控制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鹏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建驰体育器材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