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HKUST-1基手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8866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KUST‑1/壳聚糖/亚甲基蓝/镍手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材料用于天冬氨酸对映体电化学识别的应用,属于纳米催化、手性传感等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以镍网为载体,先后浸渍在壳聚糖和钴离子组成的凝胶、混有亚甲基蓝的配体溶液中,经过加热、洗涤、活化,快速制得HKUST‑1/壳聚糖/亚甲基蓝/镍手性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制备所用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制备的手性传感器用于L‑天冬氨酸氨酸和D‑天冬氨酸对映体含量的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手性检测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KUST-1基手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HKUST-1/壳聚糖/亚甲基蓝/镍手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金属有机配合聚合物和催化等

技术介绍
一个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其镜像相应的分子结构不能叠合的性质,称为手性,这两个立体异构体之间的关系,即称为对映异构体,简称对映体。手性是生命物质区别于非生命物质的重要标志,该性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DNA和RNA的核糖和脱氧核糖均为D构型,而构成蛋白质的20种天然氨基酸,除甘氨酸例外均为L构型,所有生命化学均在手性环境中进行。当两个或多个对映体处于手性环境时,将显示出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将手性环境与对映体间选择性作用的现象叫手性识别。手性对映体间的物理-化学性质除旋光性不同以外,其他均无区别,但手性化合物进入体内,其生理作用将由体内的大分子,如手性受体、酶、载体等之间严格的手性匹配和识别而实现,在许多情况下,手性对映体在生命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具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手性对映体在生命体内的活性、代谢过程、代谢速率及毒性等均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KUST-1/壳聚糖/亚甲基蓝/镍手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将0.4-0.5 g壳聚糖溶于由8-10 mL水和0.8-1.0 mL质量分数为36%的醋酸组合成的混合液中,加入0.6-0.8 g三水硝酸钴,充分搅拌,得到含硝酸钴的壳聚糖红色凝胶;/n将0.2-0.3 g均苯三甲酸和0.3-0.4 g NaOH溶于由8-10 mL乙醇和2-3 mL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加入1.0-1.5 mL、0.1 mmol/L的亚甲基蓝水溶液,得到均苯三甲酸和亚甲基蓝的混合溶液;/n将1.0 cm× 1.0 cm活化的镍网浸渍在含硝酸钴的壳聚糖红色凝胶中10-15 s,再在均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KUST-1/壳聚糖/亚甲基蓝/镍手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将0.4-0.5g壳聚糖溶于由8-10mL水和0.8-1.0mL质量分数为36%的醋酸组合成的混合液中,加入0.6-0.8g三水硝酸钴,充分搅拌,得到含硝酸钴的壳聚糖红色凝胶;
将0.2-0.3g均苯三甲酸和0.3-0.4gNaOH溶于由8-10mL乙醇和2-3mL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加入1.0-1.5mL、0.1mmol/L的亚甲基蓝水溶液,得到均苯三甲酸和亚甲基蓝的混合溶液;
将1.0cm×1.0cm活化的镍网浸渍在含硝酸钴的壳聚糖红色凝胶中10-15s,再在均苯三甲酸和亚甲基蓝的混合溶液中浸渍10-15s,将覆盖一层蓝色薄膜的镍网80oC过夜后,分别用乙醇和水洗涤3次,60oC活化4-5h,即制得HKUST-1/壳聚糖/亚甲基蓝/镍手性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KUST-1/壳聚糖/亚甲基蓝/镍手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的镍网是将1.0cm×1.0cm的镍网在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180W超声2-4min去除表面杂物,然后分别用蒸馏水、乙醇清洗、80oC干燥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KUST-1/壳聚糖/亚甲基蓝/镍手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HKUST-1/壳聚糖/亚甲基蓝/镍手性复合材料,是HKUST-1/壳聚糖/亚甲基蓝负载在镍网上的手性复合材料;所述HKU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磊王博王志玲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