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乌头碱浓度检测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93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乌头碱浓度检测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包括:利用π‑π堆积作用形成柱[6]芳烃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杂化纳米材料WP6@GQDs,并制备成悬浮液滴涂玻碳电极GCE,得到附有WP6@GQDs的玻碳电极WP6@GQDs/GCE;进一步制备附有TB和WP6@GQDs的玻碳电极TB‑WP6@GQDs/GCE;将TB‑WP6@GQDs/GCE作为工作电极,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试TB的第一电信号数据;再将TB‑WP6@GQDs/GCE置于被测乌头碱Aco溶液中育温,得到附有Aco、TB和WP6@GQDs的玻碳电极Aco‑TB‑WP6@GQDs/GCE,再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试TB的第二电信号数据;最后通过对第一电信号数据和第二电信号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获得被测乌头碱溶液中乌头碱的浓度。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捷、检测限低,且检测范围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乌头碱浓度检测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毒物质成份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乌头碱浓度检测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乌头碱是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它主要使迷走神经兴奋,对周围神经损害。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舌及四肢麻木,全身紧束感等,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引起易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而引起各心律失常,损害心肌。服用纯乌头碱0.2mg即可中毒,服用纯乌头碱3-5mg可致死。其毒性是剧毒氰化钾(致死剂量为50至200mg)的40倍,是砒霜(致死量为500至1000mg)的200倍。中医认为,草乌头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功效,治疗风寒湿热引起的风湿病单用即可见效。云南民间有吃草乌、川乌等植物炖肉或泡制药酒的习惯,经常发生中毒乃至死亡的案例。云南州市的食品安全部门或是卫生部门每年都会发出预警公告,但草乌中毒事件仍然频发。水煮法是炮制川乌、草乌的主要方法,煎煮川乌、草乌,必须要使用开水,一次性加足所需水,一般煎煮15小时以上,可去除其毒性。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乌头碱浓度检测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配置水溶性柱[6]芳烃WP6溶液,合成石墨烯量子点GQDs;/nS2、将WP6溶液和GQDs混合,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柱[6]芳烃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杂化纳米材料WP6@GQDs;/nS3、将杂化纳米材料WP6@GQDs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浓度为1.0mg/mL的杂化纳米材料WP6@GQDs的悬浮液;/nS4、用杂化纳米材料WP6@GQDs的悬浮液滴涂玻碳电极GCE表面,经自然晾干后得到附有WP6@GQDs的玻碳电极WP6@GQDs/GCE;/nS5、将WP6@GQDs/GCE放置于甲苯胺蓝TB溶液中育温10-30m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乌头碱浓度检测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配置水溶性柱[6]芳烃WP6溶液,合成石墨烯量子点GQDs;
S2、将WP6溶液和GQDs混合,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柱[6]芳烃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杂化纳米材料WP6@GQDs;
S3、将杂化纳米材料WP6@GQDs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浓度为1.0mg/mL的杂化纳米材料WP6@GQDs的悬浮液;
S4、用杂化纳米材料WP6@GQDs的悬浮液滴涂玻碳电极GCE表面,经自然晾干后得到附有WP6@GQDs的玻碳电极WP6@GQDs/GCE;
S5、将WP6@GQDs/GCE放置于甲苯胺蓝TB溶液中育温10-30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淋洗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得到附有TB和WP6@GQDs的玻碳电极TB-WP6@GQDs/GCE;
S6、将TB-WP6@GQDs/GCE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试TB的电信号,并将测试结果记为第一电信号数据;
S7、将TB-WP6@GQDs/GCE放置于被测乌头碱Aco溶液中育温10-30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淋洗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得到附有Aco、TB和WP6@GQDs的玻碳电极Aco-TB-WP6@GQDs/GCE;
S8、将Aco-TB-WP6@GQDs/GCE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利用差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杨红星杜官本冉鑫谭双李智侯小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