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载模型实验发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59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载模型实验发射装置,使用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加速撞击弹,而实验模型经撞击弹撞击后获得动能,通过控制气瓶内的气体压力来控制实验模型的速度,同时使用开式滑轨实现了实验模型带气管加速的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240°的开式滑轨,既能固定实验模型入水前的弹道,又能使气管顺利通过。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气瓶中气体的压力达到控制实验模型入水速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载模型实验发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动力学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降载模型实验的发射装置,包括气瓶、发射管、开式滑轨、撞击弹、拦截板、弹托和试验模型。
技术介绍
近年来,海洋资源的开发趋于白热化,而航行器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领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航行器的投放方式趋于多样化,往往涉及到跨介质入水的过程。航行器在入水的过程中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载荷,产生结构变形、仪器损坏等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高速入水的过程中,航行器受到的冲击载荷与速度的平方成正相关,因此,开展航行器高速入水时的降载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现有的降载方式主要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降载方式为主动降载,通过在航行器头部通气,产生包围航行器的超空泡,在航行器入水过程中延长其与空气的作用时间以达到降载的目的。在研究的过程中,涉及到冲击载荷及复杂空泡形态的变化,因此,仅仅开展理论和数值仿真的研究是不够的,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考虑到实验过程中需要在航行器头部通气,而通气量随着入水速度和模型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小模型实验能够大大减小实验的费用和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载模型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瓶(1)、发射管(2)、开式滑轨(3)、撞击弹(4)、卡箍(6)、槽钢(7)、拦截板(10)、扣板(12)、弹托(15)和实验模型(5);发射管(2)通过卡箍(6)和螺母固定于槽钢(7)上,发射管(2)的末端与气瓶(1)相连;开式滑轨(3)包括滑轨A段(8)和滑轨B段(9),所述的滑轨A段(8)主体为240°的轨道,所述的滑轨B段(9)一端为240°的轨道,另一端为开有阶梯半圆槽的长方体结构,小半圆的半径与240°的轨道的半径一致,大半圆的半径和槽钢(7)的内槽半径一致;在滑轨A段(8)和滑轨B段(9)连接处设有C形凹槽的橡胶圈(11);拦截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载模型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瓶(1)、发射管(2)、开式滑轨(3)、撞击弹(4)、卡箍(6)、槽钢(7)、拦截板(10)、扣板(12)、弹托(15)和实验模型(5);发射管(2)通过卡箍(6)和螺母固定于槽钢(7)上,发射管(2)的末端与气瓶(1)相连;开式滑轨(3)包括滑轨A段(8)和滑轨B段(9),所述的滑轨A段(8)主体为240°的轨道,所述的滑轨B段(9)一端为240°的轨道,另一端为开有阶梯半圆槽的长方体结构,小半圆的半径与240°的轨道的半径一致,大半圆的半径和槽钢(7)的内槽半径一致;在滑轨A段(8)和滑轨B段(9)连接处设有C形凹槽的橡胶圈(11);拦截板(10)固定于滑轨B段(9)的长方体结构上用于拦截撞击弹(4);两块侧板(14)焊接于槽钢(7)左右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瑶潘光赵海瑞宋保维黄桥高姜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