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0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串联式风扇,包括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包括第一扇框、第一底座、多个第一静叶及第一叶轮。第二风扇包括第二扇框、第二底座、多个第二静叶及第二叶轮。第一扇框包括第一底框。第二扇框包括第二底框并连接至第一底框。多个第一静叶环设于第一底座的周缘并连接第一底座与第一底框。多个第二静叶环设于第二底座的周缘并连接第二底座与第二底框。第一叶轮包括第一轮毂及多个第一动叶。第二叶轮包括第二轮毂及多个第二动叶。第一轮毂的截面积自第一轮毂的顶部往第一轮毂的底部方向渐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联式风扇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串联式风扇,特别关于一种包含斜流风扇的串联式对转风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装置的效能不断提高,现行的电子装置在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热,若无法即时将热量带离电子设备,会使得电子设备温度升高,造成内部元件损坏,降低电子装置的功效及使用寿命。尤其是用于大数据运算的大型电子装置,因其庞大的计算量更容易造成大量高温废热的问题产生。而风扇是被广泛运用于电子装置的散热装置,目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开发出一种串联式风扇,利用二个相反方向旋转的轴流式风扇,来增加风扇的风压,进而提高大型电子装置散热的效率。现有的串联式对转风扇虽然广泛应用于大型电子装置的散热,但是轴流式风扇的特性为高风量而抗背压能力较低,因此,串联式对转风扇的前叶风扇与后叶风扇同时具有高风量的特性,使得串联式对转风扇的前叶风扇的内部产生高背压的情形,进而降低前叶风扇的效率,造成多余的能量损失,导致整个串联式对转风扇无法完全发挥其前叶风扇与后叶风扇的最佳效率,使得串联式对转风扇的功耗较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串联式对转风扇,其能避免前叶风扇因高背压造成多余的能量损失,以提高前叶风扇的运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串联式对转风扇的运作效率并降低功耗,将会对此领域的技术带来相当大的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串联式风扇。相较于先前技术,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能避免前叶风扇因高背压造成多余的能量损失,以提高前叶风扇的运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串联式对转风扇的运作效率并降低功耗。于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串联式风扇,包括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包括第一扇框、第一底座、多个第一静叶及第一叶轮。第一扇框包括第一底框。第一底座设置于第一扇框内。多个第一静叶环设于第一底座的周缘并连接第一底座与第一扇框的第一底框。第一叶轮组设于第一底座并位于第一扇框内。第一叶轮包括第一轮毂及多个第一动叶。第一轮毂的截面积自第一轮毂的顶部往第一轮毂的底部方向渐增。多个该第一动叶环设于第一轮毂的周缘。第二风扇包括第二扇框、第二底座、多个第二静叶及第二叶轮。第二扇框包括第二底框,第二底框连接第一扇框的第一底框。第二底座设置于第二扇框内。多个第二静叶环设于第二底座的周缘并连接第二底座与第二底框。第二叶轮组设于第二底座并位于第二扇框内。第二叶轮包括第二轮毂及多个第二动叶,多个该第二动叶环设于第二轮毂的周缘。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静叶邻接第二静叶。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沿着相同的一转轴进行旋转。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轮毂的半径自第一轮毂的顶部往第一轮毂的底部方向渐增。另外,第一轮毂的外周缘包含一曲线部,曲线部上的任一点形成的切线与转轴之间的夹角为0至30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轮毂的外周缘包含一曲线部,曲线部的起点与外周缘产生一第一切线,曲线部的终点与外周缘产生一第二切线,第二切线与转轴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切线与转轴之间的夹角。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切线与第二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至20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扇框的内周缘呈渐扩且包含一曲线部,即第一扇框的内周缘的半径自第一扇框的顶部往第一扇框的底部方向为渐增。另外,第一扇框内的内周缘的曲线部的任一点形成的切线与转轴之间的夹角为0至30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扇框的内周缘包含一曲线部,曲线部的起点与内周缘产生一第三切线,曲线部的终点与内周缘产生一第四切线,第四切线与转轴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三切线与转轴之间的夹角。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切线与第四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至20度。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扇框的顶部与第一轮毂的顶部之间界定出一入风面积,在第一扇框的底部与第一轮毂的底部之间界定出的一出风面积,入风面积与出风面积的比例为0.9至1.1。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该第一动叶邻近底座的叶缘为V形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该第一动叶邻近底座的叶缘与第一底座的最小距离与最大距离的比例为0.1至0.8。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该第一动叶为翼形的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相邻设置,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分别具有轴向延伸的一第一延伸部与一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彼此对接形成容置空间。在一实施例中,串联式风扇还包括一第一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底座与第一叶轮之间,第一底座包括一开口,一电子元件安装于第一电路板且通过开口延伸至容置空间中。在一实施例中,串联式风扇还包括一第二电路板设置于第二底座与第二叶轮之间,第二底座包括一开口,一电子元件安装于第二电路板且通过开口延伸至容置空间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轮毂的顶部具有至少一平衡孔。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串联式风扇的功效在于:通过第一风扇的第一叶轮的斜流式设计、第一动叶的V型结构、第一扇框的内周缘的渐扩设置,来增加第一风扇气流压力的强度,用以增加第一风扇的风压。同时因第一风扇的斜流式设计提高了第一风扇的抗背压能力。另外,通过对转式的设计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相较于现有的串联式风扇,本专利技术的串联式风扇能提高第一风扇的运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串联式风扇的运作效率并降低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串联式风扇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串联式风扇的纵向剖面图。图3为图2所示的串联式风扇的第一风扇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所示的串联式风扇的第一叶轮及第二叶轮的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风扇11:第一扇框111:内周缘112:顶部113:底部114:第一底框12:第一底座121:第一延伸部13:第一静叶14:第一叶轮141:第一轮毂1411:顶部1412:底部1413:外周缘142:第一动叶1421:叶缘143:平衡孔15:电路板151:电子元件2:第二风扇21:第二扇框214:第二底框22:第二底座221:第二延伸部23:第二静叶24:第二叶轮241:第二轮毂242:第二动叶25:电路板251:电子元件3:串联式风扇A1、A2、An、B1、B2、Bn:点D1、d1、D2、d2:半径E1、E2:开口H:最大距离h:最小距离M:入风面积N:出风面积P:镜像平面Q:容置空间X:第一动叶夹角Y:第二动叶夹角R:转轴θ、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串联式风扇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加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串联式风扇能提高第一风扇的运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串联式风扇的运作效率并降低功耗。以下将以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串联式风扇的结构及特征。请参照图1至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风扇,包括:/n一第一扇框,包括一第一底框;/n一第一底座,设置于该第一扇框内;/n多个第一静叶,环设于该第一底座的周缘并连接该第一底座与该第一底框;及/n一第一叶轮,组设于该第一底座并位于该第一扇框内,该第一叶轮包括一第一轮毂及多个第一动叶,多个该第一动叶环设于该第一轮毂的周缘,该第一轮毂的截面积自该第一轮毂的顶部往该第一轮毂的底部方向渐增;以及/n一第二风扇,包括:/n一第二扇框,包括一第二底框,该第二底框连接该第一扇框的该第一底框;/n一第二底座,设置于该第二扇框内;/n多个第二静叶,环设于该第二底座的周缘并连接该第二底座与该第二底框;及/n一第二叶轮,组设于该第二底座并位于该第二扇框内,该第二叶轮包括一第二轮毂及多个第二动叶,多个该第二动叶环设于该第二轮毂的周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风扇,包括:
一第一扇框,包括一第一底框;
一第一底座,设置于该第一扇框内;
多个第一静叶,环设于该第一底座的周缘并连接该第一底座与该第一底框;及
一第一叶轮,组设于该第一底座并位于该第一扇框内,该第一叶轮包括一第一轮毂及多个第一动叶,多个该第一动叶环设于该第一轮毂的周缘,该第一轮毂的截面积自该第一轮毂的顶部往该第一轮毂的底部方向渐增;以及
一第二风扇,包括:
一第二扇框,包括一第二底框,该第二底框连接该第一扇框的该第一底框;
一第二底座,设置于该第二扇框内;
多个第二静叶,环设于该第二底座的周缘并连接该第二底座与该第二底框;及
一第二叶轮,组设于该第二底座并位于该第二扇框内,该第二叶轮包括一第二轮毂及多个第二动叶,多个该第二动叶环设于该第二轮毂的周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静叶邻接该第二静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叶轮与该第二叶轮沿着相同的一转轴进行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轮毂的外周缘包含一曲线部,该曲线部上任一点与该外周缘产生一切线,该切线与该转轴之间的一夹角为0至30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轮毂的外周缘包含一曲线部,该曲线部的起点与该外周缘产生一第一切线,该曲线部的终点与该外周缘产生一第二切线,该第二切线与该转轴之间的夹角大于该第一切线与该转轴之间的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线与该第二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至20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扇框的内周缘包含一曲线部,该曲线部上任一点与该内周缘产生一切线,该切线与该转轴之间的一夹角为0至30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扇框的内周缘包含一曲线部,该曲线部的起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楯成龚柏丞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