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4U伺服器上的双层风扇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40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4U伺服器上的双层风扇架构,属于服务器散热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前托架、后托架以及设置在前托架与后托架之间的风扇,风扇包括上风扇以及下风扇,上风扇设置有上风扇电线以及上风扇电线接头,下风扇设置有下风扇电线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后托架包括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底板,上风扇电线由左侧板引出,经底板向底板外侧延伸,延伸处设置上风扇电线接头,下风扇电线由左侧板引出,经底板向底板外侧延伸,延伸处设置下风扇电线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即为解决双层风扇走线单侧,减小空间的问题,以及利用两件式组装,减少零件数,简化模组结构,可广泛应用于各型含双层风扇的服务器机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4U伺服器上的双层风扇架构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4U服务器上的双层风扇架构。
技术介绍
服务器在运作时需要用多层风扇给设备降温,而双层风扇在组装的时候难度在于上层风扇线材的合理组装,确保其接口有效的同层主板插接。现在市场上的服务器设置双层风扇,上、下层风扇的电线(上下风扇为同一型号,且线等长)从两侧的由上至下藏在风扇托架两侧,需要两侧有相同足够的宽度空间。当风扇采用较宽的型号的时候,由于机箱的宽度限制,使得藏线的空间往往不足,这样就对风扇电线的布线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尤其对4U伺服器所装配的风扇宽度较大,但需要留出给风扇电线走线的位置,同时又要保证组装后的整个模组的宽度能够满足机箱的宽度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4U伺服器上的双层风扇架构,避免由于当风扇采用较宽的型号的时候,由于机箱的宽度限制,使得藏线的空间不足的弊端。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用于U伺服器上的双层风扇架构,包括前托架、后托架以及设置在前托架与后托架之间的风扇,所述风扇包括上风扇以及下风扇,所述上风扇设置有上风扇电线以及上风扇电线接头,所述下风扇设置有下风扇电线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所述后托架包括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底板,所述上风扇电线由所述左侧板引出,经所述底板向所述底板外侧延伸,延伸处设置所述上风扇电线接头,所述下风扇电线由所述左侧板引出,经所述底板向所述底板外侧延伸,延伸处设置所述下风扇电线接头。优选的,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上风扇电线接头座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座,所述上风扇电线接头座内设置有所述上风扇电线接头,所述下风扇电线接头座内设置有所述下风扇电线接头。优选的,所述前托架包括前侧板以及顶板,所述前侧板右侧设置有通孔A,所述后托架的后侧板左侧设置有通孔B,所述上风扇以及所述下风扇均包括前端面以及后端面,所述上风扇的前端面右侧以及所述下风扇的前端面右侧均设置有通孔C,所述通孔C与所述通孔A相对应,所述通孔C与所述通孔A内设置有胶钉,所述上风扇的后端面左侧以及所述下风扇的后端面左侧均设置有通孔D,所述通孔D与所述通孔B相对应,所述通孔D与所述通孔B内也设置有胶钉。优选的,所述上风扇的前端面左侧以及所述下风扇的前端面左侧设置有安装孔A,所述安装孔A内设置有定位胶钉A,所述定位胶钉A头部与所述前托架抵接,所述定位胶钉A尾部嵌入所述安装孔A内,所述上风扇的后端面右侧以及所述下风扇的后端面右侧设置有安装孔B,所述安装孔B内也设置有定位胶钉B,所述定位胶钉B头部与所述后托架的内侧面抵接,所述定位胶钉B尾部嵌入所述安装孔B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上风扇电线以及下风扇电线均由后托架左侧板引出,经后托架的底板向底板外侧延伸,并且将上风扇电线接头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设置在底板的外侧,将风扇的电线设置在后托架一侧,有效的节省了风扇模组在整机组立中的总空间,为安排其他结构件提供了更多的空间。2、上风扇电线接头座为上风扇电线接头的设置提供安装位置,下风扇电线接头座为下风扇电线接头的设置提供安装位置。3、将上风扇电线接头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设置在后托架底板外侧,便于区分上风扇电线接头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并且能有效的与其他结构件进行快速安装,提高了安装的精确度。4、通孔C与通孔A内设置有胶钉,此处是将上、下风扇与前托架连接;通孔D与通孔B内也设置有胶钉,此处时将上、下风扇与后托架连接,因此,胶钉可以实现上下、左右以及前后方向的定位。5、定位胶钉包括圆形头部以及尾部,所述圆形头部与所述前托架的内侧面抵接,尾部潜入安装孔A内;定位胶钉包括圆形头部以及尾部,圆形头部与后托架的内侧面抵接,尾部潜入安装孔B内。由此描述可以看出,定位胶钉并不是将上、下风扇与后托架连接或者将上、下风扇与前托架连接,并不是连接作用,而是具有缓冲的作用,并且与胶钉相比只能上下、左右定位。6、该技术专利即为解决双层风扇走线单侧,减小空间的问题,以及利用两件式组装,减少零件数,简化模组结构,可广泛应用于各型含双层风扇的服务器机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去掉前托架以及后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后托架以及走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后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前托架;11、前侧板;12、顶板;2、风扇;21、上风扇;211、上风扇电线;212、上风扇电线接头;22、下风扇;221、下风扇电线;222、下风扇电线接头;3、后托架;31、后侧板;32、左侧板;33、底板;311、上风扇电线接头座;312、下风扇电线接头插头座;4、胶钉;5、定位胶钉A;6、定位胶钉B。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该技术结构利用风扇电线的有效藏线方式,把两个风扇线安排在风扇托架的同一侧,腾出了风扇托架另一侧的空间,有效的节省了风扇模组在整机组装中所占用的空间,为安排其他结构件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同时以两个对扣的塑胶件方案实现风扇模组的扣合,便于装配简单化。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4U伺服器上的双层风扇架构,包括前托架1、后托架3以及设置在前托架1与后托架3之间的风扇2,风扇2包括上风扇21以及下风扇22,上风扇21设置有上风扇电线211以及上风扇电线接头212,下风扇22设置有下风扇电线221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222,其特征在于,后托架3包括后侧板31、左侧板32以及底板33,上风扇电线211由左侧板32引出,经底板33向底板33外侧延伸,延伸处设置上风扇电线接头212,下风扇电线221由左侧板32引出,经底板33向底板33外侧延伸,延伸处设置下风扇电线接头222。底板33两侧设置有上风扇电线接头座311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座312,上风扇电线接头座311内设置有上风扇电线接头212,下风扇电线接头座312内设置有下风扇电线接头222。前托架1包括前侧板11以及顶板12,前侧板11右侧设置有通孔A,后托架3的后侧板31左侧设置有通孔B,上风扇21以及下风扇22均包括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风扇21的前端面右侧以及下风扇的前端面右侧均设置有通孔C,通孔C与通孔A相对应,通孔C与通孔A内设置有胶钉4,上风扇21的后端面左侧以及下风扇的后端面左侧均设置有通孔D,通孔D与通孔B相对应,通孔D与通孔B内也设置有胶钉4。上风扇21的前端面左侧以及下风扇22的前端面左侧设置有安装孔A,安装孔A内设置有定位胶钉A5,定位胶钉A5头部与前托架1抵接,定位胶钉A5尾部嵌入安装孔A内,上风扇21的后端面右侧以及下风扇22的后端面右侧设置有安装孔B,安装孔B内也设置有定位胶钉B6,定位胶钉B6头部与后托架3的内侧面抵接,定位胶钉B6尾部嵌入安装孔B内。本技术的上风扇电线以及下风扇电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4U伺服器上的双层风扇架构,包括前托架(1)、后托架(3)以及设置在前托架(1)与后托架(3)之间的风扇(2),所述风扇(2)包括上风扇(21)以及下风扇(22),所述上风扇(21)设置有上风扇电线(211)以及上风扇电线接头(212),所述下风扇(22)设置有下风扇电线(221)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22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托架(3)包括后侧板(31)、左侧板(32)以及底板(33),所述上风扇电线(211)由所述左侧板(32)引出,经所述底板(33)向所述底板(33)外侧延伸,延伸处设置所述上风扇电线接头(212),所述下风扇电线(221)由所述左侧板(32)引出,经所述底板(33)向所述底板(33)外侧延伸,延伸处设置所述下风扇电线接头(2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4U伺服器上的双层风扇架构,包括前托架(1)、后托架(3)以及设置在前托架(1)与后托架(3)之间的风扇(2),所述风扇(2)包括上风扇(21)以及下风扇(22),所述上风扇(21)设置有上风扇电线(211)以及上风扇电线接头(212),所述下风扇(22)设置有下风扇电线(221)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22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托架(3)包括后侧板(31)、左侧板(32)以及底板(33),所述上风扇电线(211)由所述左侧板(32)引出,经所述底板(33)向所述底板(33)外侧延伸,延伸处设置所述上风扇电线接头(212),所述下风扇电线(221)由所述左侧板(32)引出,经所述底板(33)向所述底板(33)外侧延伸,延伸处设置所述下风扇电线接头(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U伺服器上的双层风扇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3)两侧设置有上风扇电线接头座(311)以及下风扇电线接头座(312),所述上风扇电线接头座(311)内设置有所述上风扇电线接头(212),所述下风扇电线接头座(312)内设置有所述下风扇电线接头(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U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唐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