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人防技术领域的一种人防通风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左侧上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第一吸风机,所述第一吸风机左侧的进风口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左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左侧,所述第一吸风机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粗过滤箱的左侧中端相通连接,所述粗过滤箱的顶部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粗过滤箱的内壁左侧中端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粗过滤箱的内壁竖向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防护装置的右侧,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轴工作,使得主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上的毛刷筒转动,便于刷落粗过滤板上的灰尘,保证了粗过滤板的过滤效果。
A ventilation device for civil air defen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防
,具体为一种人防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一般地下室都是长时间的密不透风,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主要通过通风装置对地下室进行通风换气,传统的人防用通风装置对空气中灰尘的过滤效果较差,导致进入地下室内的空气含尘率较高,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人防通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防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防通风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左侧上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第一吸风机,所述第一吸风机左侧的进风口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左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左侧,所述第一吸风机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粗过滤箱的左侧中端相通连接,所述粗过滤箱的顶部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粗过滤箱的内壁左侧中端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粗过滤箱的内壁竖向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防护装置的右侧,所述支撑杆的右侧中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连接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毛刷筒,所述毛刷筒的右侧活动连接在粗过滤板的外壁上,所述粗过滤箱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孔,且所述粗过滤板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插接在安装孔的内部,所述粗过滤箱的内壁底部设置有传输筒,且传输筒位于粗过滤板的左侧,所述传输筒的底端连通有收集盒,且收集盒的顶端连接在粗过滤箱的外壁上,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套接在转动轴的外壁上,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粗过滤箱与电机的动力端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箱体的顶部外壁上,所述粗过滤箱的右侧上端通过第二管道与细过滤箱的左侧下端相通连接,所述细过滤箱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水箱,且水箱位于第二管道的下方,所述水箱的右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泵的左侧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底端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左端与细过滤箱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顶部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左端贯穿细过滤箱与支撑管相通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喷洒头,所述细过滤箱的内壁中端安装有细过滤板,且细过滤板位于喷洒头的下方,所述细过滤箱的右侧上端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吸风机的进风口相通连接,所述第二吸风机的底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的右端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吸风机的顶部出风口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顶部贯穿箱体与加热箱连通,所述加热箱的底部连接在箱体的外壁上,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加热箱的顶部安装有排气管,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安装有第三吸风机,所述第三吸风机的右侧进风口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右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右侧,所述第三吸风机的顶部出风口连接有换气管,所述换气管的左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左侧。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且连接在粗过滤箱内壁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端安装有导向柱,所述固定块的右端设置有套接在导向柱外壁上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右端连接在防护板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包括孔体,所述孔体内壁顶部安装有应力弹簧,所述应力弹簧的底端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孔体的内壁上,所述滑块底端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端连接在粗过滤板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侧外壁上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收集盒的前侧外壁上通过合页铰接有门体。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呈开口状,且水箱的左侧上端外接有加水管。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和固定管远离箱体的一端均呈喇叭状,所述箱体的底部四周处均设置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吸风机工作,使得外界空气进风管进入,空气进入粗过滤箱时会先接触到防护板,使得支撑弹簧伸缩,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空气的流速,避免空气直接接触粗过滤板,长时间的直接接触导致粗过滤板损坏,通过粗过滤板可以过滤掉空气的大颗粒灰尘,通过设置有细过滤板,便于过滤掉空气中的小颗粒灰尘,从而提高了对空气中灰尘的过滤效果,通过喷洒头工作,便于除去空气中的灰尘;2、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轴工作,使得主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上的毛刷筒转动,便于刷落粗过滤板上的灰尘,保证了粗过滤板的过滤效果,通过粗过滤板的顶端带动安装块挤压滑块,使得应力弹簧伸缩,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粗过滤板,便于使用;3、通过设置有电加热板,便于加热空气,从而可以提高地下室内的温度,便于使用,通过第三风机工作,使得地下室内的空气可以排出,从而可以对地下室进行换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箱门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第一吸风机;3、进风管;4、粗过滤箱;5、防护装置;51、固定块;52、导向柱;53、支撑弹簧;54、防护板;6、支撑杆;7、转轴;8、毛刷筒;9、粗过滤板;10、安装孔;101、孔体;102、应力弹簧;103、滑块;104、安装块;11、收集盒;12、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14、转动轴;15、电机;16、细过滤箱;17、水箱;18、水泵;19、支撑管;20、喷洒头;21、细过滤板;22、第二吸风机;23、出风管;24、加热箱;25、电加热板;26、排气管;27、第三吸风机;28、固定管;29、换气管;30、箱门;31、门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防通风装置,请参阅图1,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壁左侧上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第一吸风机2,第一吸风机2通过外接电源开关控制,第一吸风机2左侧的进风口连接有进风管3,进风管3的左端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左侧,第一吸风机2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粗过滤箱4的左侧中端相通连接,第一吸风机2工作,使得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管3进入,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粗过滤箱4内过滤;请参阅图1,粗过滤箱4的顶部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粗过滤箱4的内壁左侧中端安装有防护装置5,粗过滤箱4的内壁竖向设置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位于防护装置5的右侧,支撑杆6的右侧中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右端连接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毛刷筒8,毛刷筒8的右侧活动连接在粗过滤板9的外壁上,粗过滤板9上的过滤孔径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粗过滤箱4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孔10,且粗过滤板9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插接在安装孔10的内部,粗过滤箱4的内壁底部设置有传输筒,且传输筒位于粗过滤板9的左侧,传输筒的底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防通风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左侧上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第一吸风机(2),所述第一吸风机(2)左侧的进风口连接有进风管(3),所述进风管(3)的左端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左侧,所述第一吸风机(2)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粗过滤箱(4)的左侧中端相通连接,所述粗过滤箱(4)的顶部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所述粗过滤箱(4)的内壁左侧中端安装有防护装置(5),所述粗过滤箱(4)的内壁竖向设置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位于防护装置(5)的右侧,所述支撑杆(6)的右侧中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右端连接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毛刷筒(8),所述毛刷筒(8)的右侧活动连接在粗过滤板(9)的外壁上,所述粗过滤箱(4)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孔(10),且所述粗过滤板(9)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插接在安装孔(10)的内部,所述粗过滤箱(4)的内壁底部设置有传输筒,且传输筒位于粗过滤板(9)的左侧,所述传输筒的底端连通有收集盒(11),且收集盒(11)的顶端连接在粗过滤箱(4)的外壁上,所述转轴(7)的外壁上套接有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的顶部啮合有主动齿轮(13),所述主动齿轮(13)套接在转动轴(14)的外壁上,所述转动轴(14)的顶端贯穿粗过滤箱(4)与电机(15)的动力端连接,所述电机(15)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外壁上,所述粗过滤箱(4)的右侧上端通过第二管道与细过滤箱(16)的左侧下端相通连接,所述细过滤箱(16)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水箱(17),且水箱(17)位于第二管道的下方,所述水箱(17)的右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泵(18)的左侧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18)的底端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左端与细过滤箱(16)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8)的顶部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左端贯穿细过滤箱(16)与支撑管(19)相通连接,所述支撑管(19)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喷洒头(20),所述细过滤箱(16)的内壁中端安装有细过滤板(21),且细过滤板(21)位于喷洒头(20)的下方,所述细过滤箱(16)的右侧上端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吸风机(22)的进风口相通连接,所述第二吸风机(22)的底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的右端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吸风机(22)的顶部出风口连接有出风管(23),所述出风管(23)的顶部贯穿箱体(1)与加热箱(24)连通,所述加热箱(24)的底部连接在箱体(1)的外壁上,所述加热箱(24)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板(25),所述加热箱(24)的顶部安装有排气管(26),所述箱体(1)的内壁底部安装有第三吸风机(27),所述第三吸风机(27)的右侧进风口连接有固定管(28),所述固定管(28)的右端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右侧,所述第三吸风机(27)的顶部出风口连接有换气管(29),所述换气管(29)的左端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通风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左侧上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第一吸风机(2),所述第一吸风机(2)左侧的进风口连接有进风管(3),所述进风管(3)的左端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左侧,所述第一吸风机(2)顶部的出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粗过滤箱(4)的左侧中端相通连接,所述粗过滤箱(4)的顶部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所述粗过滤箱(4)的内壁左侧中端安装有防护装置(5),所述粗过滤箱(4)的内壁竖向设置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位于防护装置(5)的右侧,所述支撑杆(6)的右侧中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右端连接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毛刷筒(8),所述毛刷筒(8)的右侧活动连接在粗过滤板(9)的外壁上,所述粗过滤箱(4)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孔(10),且所述粗过滤板(9)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插接在安装孔(10)的内部,所述粗过滤箱(4)的内壁底部设置有传输筒,且传输筒位于粗过滤板(9)的左侧,所述传输筒的底端连通有收集盒(11),且收集盒(11)的顶端连接在粗过滤箱(4)的外壁上,所述转轴(7)的外壁上套接有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的顶部啮合有主动齿轮(13),所述主动齿轮(13)套接在转动轴(14)的外壁上,所述转动轴(14)的顶端贯穿粗过滤箱(4)与电机(15)的动力端连接,所述电机(15)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外壁上,所述粗过滤箱(4)的右侧上端通过第二管道与细过滤箱(16)的左侧下端相通连接,所述细过滤箱(16)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水箱(17),且水箱(17)位于第二管道的下方,所述水箱(17)的右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泵(18)的左侧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18)的底端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左端与细过滤箱(16)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8)的顶部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左端贯穿细过滤箱(16)与支撑管(19)相通连接,所述支撑管(19)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喷洒头(20),所述细过滤箱(16)的内壁中端安装有细过滤板(21),且细过滤板(21)位于喷洒头(20)的下方,所述细过滤箱(16)的右侧上端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吸风机(22)的进风口相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奇威,
申请(专利权)人:师奇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