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波加热再生的排气微粒捕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柴油机排气中微粒的捕集及再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将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与消声降噪功能相结合,并具备在微粒捕集同时,可同步完成微粒再生过程的复合装置,属于柴油机排气后处理
技术介绍
柴油机微粒排放严重地污染环境并危害人类健康,其净化技术一直是机动车排放控制
研究的热点。微粒捕集器是控制柴油机微粒排放最有效的技术手段。随着我国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由于柴油机排气流经过滤体后,伴随捕集过程的进行和捕集到的颗粒数量逐渐增多,造成柴油机排气阻力增加和排气背压上升,带来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恶化,因此必须及时的将捕集的可燃微粒通过氧化燃烧方法来去除,所以研究有效的颗粒物再生技术方法显得更加重要。微波加热再生是主动再生技术的一种,对微粒加热具有选择性和均匀性,该方法能量利用率和再生效率均较高,但现有方法存在再生与微粒捕集难以同步进行或两者互相影响致使效果不佳等问题。如季永青等的技术专利(CN205370692U)“一种微波加热再生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波加热再生的排气微粒捕集装置,包括排气进口管(1)、排气出口管(18)、主过滤器滤芯(10)、副过滤器滤芯(22)、主微波发生器(4)、副微波发生器(20)、主过滤器进口压力传感器(7)、排气出口端压力传感器(15)、副滤芯前压力传感器(31)、温度传感器(16)、二次空气补给器(25)、通道启闭阀门(24)、多孔隔板(11)、左侧腔体(9)、喇叭形通道(23);其特征是装置左侧连接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排气进口管(1),装置右侧连接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排气出口管(18),装置内上部偏左连接有作为微粒捕集用的主过滤器壳体(13),主过滤器壳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主过滤器壳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波加热再生的排气微粒捕集装置,包括排气进口管(1)、排气出口管(18)、主过滤器滤芯(10)、副过滤器滤芯(22)、主微波发生器(4)、副微波发生器(20)、主过滤器进口压力传感器(7)、排气出口端压力传感器(15)、副滤芯前压力传感器(31)、温度传感器(16)、二次空气补给器(25)、通道启闭阀门(24)、多孔隔板(11)、左侧腔体(9)、喇叭形通道(23);其特征是装置左侧连接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排气进口管(1),装置右侧连接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排气出口管(18),装置内上部偏左连接有作为微粒捕集用的主过滤器壳体(13),主过滤器壳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主过滤器壳体内布置有主过滤器滤芯(10),滤芯材料采用多孔陶瓷;装置内下部偏右连接有副过滤器滤芯(22),副过滤器滤芯的横截面为圆形,副过滤器滤芯材料采用具有多孔结构的泡沫陶瓷体作为滤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波加热再生的排气微粒捕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进口管(1)在捕集器内部这部分管段上,均匀开有进口管管壁小孔(26),小孔直径为8mm;排气进口管右端端部连接有通道启闭阀门(24),所述通道启闭阀门(24)具有打开和关闭两个位置,通道启闭阀门位于打开位置,可使排气进口管的排气进入副过滤器滤芯(22);通道启闭阀门处于关闭位置,可使排气进口管的排气不能进入副过滤器滤芯(22);通道启闭阀门的具体位置接受ECU控制;所述排气进口管(1)右端同时又与一个喇叭形通道(23)的左端相连接,喇叭形通道左端截面积较小;喇叭型通道的右端与副过滤器滤芯(22)相连接,用于当主过滤器进行微粒再生过程时,通道启闭阀门(24)处于打开位置,可使排气从排气进口管右端流经喇叭型通道(23)进入副过滤器滤芯(22),使微粒再生与微粒捕集同步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波加热再生的排气微粒捕集装置,其特征是装置内部有多孔隔板(11)、右支撑板(29);捕集器外壳为矩形截面(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波加热再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林,王波,杨瑞洪,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