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反转板式降膜型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4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冷、空调、化工等工业中的吸收器,特别涉及一种膜反转板式降膜型吸收器。它包括溶液分配器、吸收液及多排内置冷却介质的板式冷却元件,其特点是,处于被吸收气体间的板式冷却元件由多排组成,临排之间叉开排列,其板壁侧与相界面侧有部分重叠;通过溶液分配器使吸收液在第一排板式元件上形成降膜,沿板流下的液膜在板壁侧和相界面侧之间形成交替反转。这样的膜反转板式降膜型吸收器可使吸收产生的热量良好地传递给冷却介质,增大吸收势差,增强传热传质效果。膜反转板式降膜型吸收器将比现有的降膜型吸收器传热系数大、吸收率高50%左右,而且结构紧凑,体积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紧凑的降膜型吸收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冷、空调、化工等工业中的吸收器,特别涉及一种膜反转板式降膜型吸收器
技术介绍
目前,制冷、空调与化工等行业中所使用的降膜型吸收器以管壳式喷淋降膜形式为主。在管壳式喷淋降膜型吸收器中,如图1所示,吸收液体通过喷嘴部分喷淋到下面的前排管束上,并且依此由前一排管束流到下面一排管束上,液体沿管壁3外呈液膜1下流。被吸收介质为气体,充满管与管之间的空间4,在与管壁上吸收液液膜接触时被吸收入膜。由于吸收时一般要释放吸收热,使液膜温度升高、吸收能力减弱,因而管内通有冷却介质2,用于冷却液膜,增强其吸收能力。为了加强膜内扰动以增强吸收,管上可以有沟槽、褶皱、花纹、突起等。近年来,板式降膜吸收器渐渐出现,比较管壳式喷淋降膜形式它传热传质效果好、高效紧凑。与管壳式喷淋降膜型吸收器所不同在于板式降膜吸收器由竖板冷却元件代替管式冷却元件,而且形成降膜大多采用溶液分配器。为了增强吸收,板上有沟槽、褶皱、花纹、突起等,如图2所示,1为液膜,2为冷却介质,4为被吸收气体充满板式冷却元件之间的空间,5为板壁。目前有一种管式降膜吸收器,在上下两管间装有导流板6,使上排管靠近管壁3的液膜内侧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反转板式降膜型吸收器,它包括溶液分配器、吸收液及多排内置冷却介质的板式冷却元件,其特征在于,处于被吸收气体间的板式冷却元件在临排之间叉开排列,其板壁侧与相界面侧有部分重叠;通过溶液分配器使吸收液在第一排板式元件上形成降膜,沿板流下的液膜在板壁侧和相界面侧之间形成交替反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钰李美玲徐之平唐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