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桥梁建筑无缝对接浇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30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桥梁建筑无缝对接浇筑系统,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车体、浇筑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所述浇筑机构设于车体上,用于向桥梁伸缩缝浇筑混凝土;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车体的前端,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桥梁伸缩缝的两端,从而便于后续混凝土进行浇筑。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无需进行人工封堵,极大的提高整个施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桥梁建筑无缝对接浇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桥梁建筑无缝对接浇筑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设桥梁时,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设置伸缩缝,要求伸缩缝在平行、垂直于桥梁轴线的两个方向均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测量行驶时平顺、无突跳与噪音,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阻塞,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对伸缩缝进行浇筑混凝土,一般采用罐车或混凝土搬运车进行运送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搬运车不便于将混凝土浇筑在伸缩缝的内部,需要进行二次搬运混凝土,且在浇筑之前需要对桥梁伸缩缝的两端进行人工封堵,整个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导致整个施工过程耗时长,施工效率低。需进一步改进。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1920306821.6,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桥梁预留齿槽现浇伸缩缝填缝装置,该申请案涉包括支撑架、四万向轮、驱动结构、浇筑箱、存储室、下料斗、密封结构和三个推拉结构;四个所述万向轮设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四角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摇杆和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摇杆贯穿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传动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桥梁建筑无缝对接浇筑系统,包括车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筑机构(20)和夹持机构(30),其中,所述浇筑机构(20)设于车体10上;所述夹持机构(30)设置于车体(10)的前端,所述夹持机构(30)用于夹持桥梁伸缩缝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桥梁建筑无缝对接浇筑系统,包括车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筑机构(20)和夹持机构(30),其中,所述浇筑机构(20)设于车体10上;所述夹持机构(30)设置于车体(10)的前端,所述夹持机构(30)用于夹持桥梁伸缩缝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桥梁建筑无缝对接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0)包括设置车体(10)前端的滑板(320),所述滑板(320)位于滑槽(310)中,且沿滑槽(310)上下移动;所述滑板(320)伸出滑槽(310)的一端垂直连接有连接板(321),所述连接板(321)两端背离滑板(320)的一侧各设有一竖直板(322);所述竖直板(322)之间设置有两根引导杆(330),两根引导杆(330)互相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引导杆(330)上设有两块移动板(340),两块移动板(340)相对运动;所述移动板(340)的底面上连接有夹持板(342),所述夹持板(342)位于两根引导杆(3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桥梁建筑无缝对接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40)的底面上设有滑套(341),所述滑套(341)套设于引导杆(3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桥梁建筑无缝对接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两根引导杆(330)中间位置上方设置有转动板(360),所述转动板(360)两侧壁上各铰接有铰接杆(350),所述铰接杆(350)与移动板(340)铰接;所述转动板(360)上连接有夹持转轴(370),所述夹持转轴(370)由夹持电机(380)进行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桥梁建筑无缝对接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0)内设有与滑槽(310)内壁活动连接的丝杆(311),所述丝杆(311)沿车体(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