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集尘装置及钢轨打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30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集尘装置及钢轨打磨车,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是沿钢轨打磨车行车方向,在钢轨打磨车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分别从钢轨打磨车底部的磨削位置处吸入含尘气体,再分别从钢轨打磨车左右两侧排出洁净气体,实现对铁路左轨道和铁路右轨道的粉尘收集及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左右对称布置的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分别吸收打磨左轨和右轨产生的粉尘及火花。在钢轨打磨车车体内部空间有限、车辆限界要求严格的条件下,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左右对称的布置方式,既能实现在车厢内部中间留有走道的需求,又能满足集尘装置载荷在钢轨打磨车内均匀分布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集尘装置及钢轨打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计与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采用该方法布置的集尘装置以及具有该集尘装置的钢轨打磨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关于集尘装置,尤其涉及用于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集尘装置,其结构大都采用旋风除尘器的形式,其布置都采用一套装置同时吸收左右轨粉尘的布置方法,例如:公开号为CN208943662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钢轨打磨车的旋风离心式除尘器,其结构采用:第一马达和第一风机、第二马达和第二风机、分别安装固定在打磨车主车架的左端底座上,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管道进风口连在一起,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进出风口分别与第二出风道上下端的风口安装固定在一起,第三风道安装固定在T形进风道的顶端,第一螺旋分离筒和第二螺旋分离筒的顶端筒口与T形进风道两侧相配合的进风口装在一起,下端筒口上分别设有排灰阀,分别T形进风道的下端与打磨车架上的风道口相连接,第一螺旋分离筒和第二螺旋分离筒分别安装固定在支撑架中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车架上设有相配合的螺杆式自动排灰器。公开号为CN108057302AD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旋风滤筒组合式集尘装置,该装置采用:一级过滤装置中旋风分离器为圆柱腔与圆台腔组合结构,第一进气道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波纹管与钢轨打磨装置连接;二级过滤装置中过滤腔内部均匀布置多个可拆卸滤筒,底部连接有第二集尘箱,过滤腔通过第二进气管道与圆柱腔连通;动力装置安装在二级过滤装置外部,用于烟尘气体流动提供动力,该装置将打磨地铁轨道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气体经过一级分离装置和二级分离装置净化后,消除了固体颗粒,温度降低,避免了高温烟尘气体对隧道内通讯线缆或者空调装置的结构损伤。公开号为CN10708103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除尘装置,包括:尘气分离部,包括相互连通的初分离气道与精分离气腔精分离气腔,精分离气腔设置有多个滤筒;滤筒清理部,填充高压气体并通过脉冲阀控制高压气体喷出,脉冲控制器控制脉冲阀的开/闭对滤筒进行清灰;集尘部,用于收集固态灰尘。洁净室,与精分离气腔通过滤筒连通,内置滤筒清理部;动力部,与洁净室连通;该装置经过初分离和精分离的含有烟尘杂质的混合气体,钢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磨屑被降温分离收集,避免了对空气污染。公开号为CN201586450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钢轨打磨列车专用的集尘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动力装置和进气装置,进气装置包括进气道和防火阀门,进气道一端位于钢轨处,另一端与过滤装置连接,防火阀门安装在进气道内;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滤袋、喷吹装置和容尘箱。该装置结构紧凑,既可适应机车特殊的供电、通风量大和设计空间相对狭窄的特点,又能满足整车对集尘器过滤精度的要求;过滤箱为旁插扁袋结构,利用高压逆喷式自清洗喷吹装置保证工作进行,采用美塔斯滤袋耐火性强,适合打磨列车产生的带有高温的灰尘过滤。公开号为CN206444384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钢轨铣磨作业车的集尘装置,包括进气管、旋风除尘器和滤筒除尘器及出风道,含尘气体依次经旋风除尘器和滤筒除尘器过滤,旋风除尘器和滤筒除尘器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收集粉尘的第一集尘件和第二集尘件;该装置的滤筒除尘器中的除尘风机进行负压抽吸,使得含尘气体的过滤更加彻底,延长进入滤筒除尘器的路径使得其冷却更加充分。公开号为CN204282145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多头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包括集尘箱体、通风机、电机、过滤器、脉冲反吹自动清灰系统、防燃安全保护系统;该装置具有脉冲反吹自动清灰功能和防燃安全保护功能,适用于打磨列车在打磨钢轨的作业过程中产生粉尘的集中收集。作为铁路运营的关键部件,钢轨从铺设使用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钢轨表面甚至内部会产生裂纹、波磨、擦伤、肥边等病害。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病害,通常采用钢轨打磨车进行在线打磨,达到改善轮轨匹配关系、提高列车运行品质、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等目的。钢轨在线打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并伴随火花飞溅等现象。为收集钢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火花,需要在钢轨打磨车中配套集尘装置。现有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多为一套集尘单元同时吸收左右钢轨飞溅的粉尘及火花,存在集尘效率低,过度占用钢轨打磨车内部空间、排灰劳动强度大且环保性较差等问题;对于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火花,常由结构庞大的多级过滤系统进行捕捉,或利用自身管道较长优势消除火花,不适用于整体结构紧凑并要求在车厢内部布置走廊的钢轨打磨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采用该方法布置的集尘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收集效率高、环保性能好以及高效利用钢轨打磨车内部空间等特点,具有该集尘装置的钢轨打磨车在线打磨作业环保高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该布置方法包括:沿钢轨打磨车行车方向,在钢轨打磨车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定义钢轨打磨车行车方向的右侧为右侧集尘单元,左侧为左侧集尘单元。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分别从钢轨打磨车底部的磨削位置处吸入含尘气体,再分别从钢轨打磨车左右两侧排出洁净气体,实现对铁路左轨道和铁路右轨道的粉尘收集及排放。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该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采用如上所述的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布置,包括了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两套集尘单元沿钢轨打磨车行车方向对称布置于钢轨打磨车左右两侧。优选的是,所述左侧集尘单元或右侧集尘单元包括了粉尘输送管道及火花捕捉系统、脉冲反喷吹装置、消音器、离心风机、集尘过滤装置、螺旋输送排灰装置、管道式火花捕捉器、组合式输送管道、箱体、竖装滤筒、灰斗、振动锤、螺旋输送机、刀型闸阀,左侧集尘单元或右侧集尘单元的粉尘输送管道及火花捕捉系统、消音器、离心风机、集尘过滤装置、螺旋输送排灰装置与钢轨打磨车装配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粉尘输送管道及火花捕捉系统包括管道式火花捕捉器和组合式输送管道。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管道式火花捕捉器嵌于组合式输送管道中,与集尘过滤装置进气口端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管道式火花捕捉器布置于组合式输送管道的末端,与集尘过滤装置进气口端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管道式火花捕捉器腹部布置有落灰管道。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集尘过滤装置与组合式输送管道的连接管路上布置有脉冲反喷吹装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集尘过滤装置包括箱体及n个垂直布置于箱体内的竖装滤筒。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竖装滤筒可拆卸地装置于钢轨打磨车车体两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竖装滤筒可从钢轨打磨车车厢内部中间走道处拆卸及更换。在上述任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布置方法包括:/n沿钢轨打磨车行车方向,在钢轨打磨车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分别从钢轨打磨车底部的磨削位置处吸入含尘气体,再分别从钢轨打磨车左右两侧排出洁净气体,对铁路左轨道和铁路右轨道的粉尘收集及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布置方法包括:
沿钢轨打磨车行车方向,在钢轨打磨车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分别从钢轨打磨车底部的磨削位置处吸入含尘气体,再分别从钢轨打磨车左右两侧排出洁净气体,对铁路左轨道和铁路右轨道的粉尘收集及排放。


2.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的布置方法布置的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包括左侧集尘单元和右侧集尘单元,两套集尘单元沿钢轨打磨车行车方向对称布置于钢轨打磨车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单元包括粉尘输送管道及火花捕捉系统(1)、消音器(3)、离心风机(4)、集尘过滤装置(5)、螺旋输送排灰装置(6),所述粉尘输送管道及火花捕捉系统(1)、消音器(3)、离心风机(4)、集尘过滤装置(5)、螺旋输送排灰装置(6)与钢轨打磨车装配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轨打磨车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输送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秋慧曹佐权蔡昌胜王世海李明阮洲成王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