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可穿戴及便捷式电子设备的出现与发展,开发具有高弹性、高电导率、和低体积密度新型能源材料成为目前本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同时对新型能源材料应用于储能器件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柔韧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柔性导电材料的设计思路主要有:第一类是通过结构设计,将传统金属材料设计为可拉伸结构,例如将金、铂等金属电极设计成分形结构,从而用于柔性传感器件,这类结构具有优异的导电性,但是加工过程通常需要光刻、电子束沉积、反应离子刻蚀等微加工手段,操作复杂、成本高昂,不适宜用于大规模应用;第二类是以导电聚合物作为柔性电极材料,常用的导电聚合物有聚3-己基噻吩、聚苯胺、聚吡咯等,尽管导电聚合物兼具拉伸性和导电性,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导电性较差的问题,从而应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金属锂盐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酮的混合溶剂中,其中金属锂盐占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0.5-4.0wt%;/nS2、将导电剂超声分散在混合溶液中,且所述导电剂占溶液的质量比为0.5-5.0wt%;/nS3、将聚氨酯颗粒在上述溶液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形成纺丝前驱体溶液;且聚氨酯颗粒占溶液质量比为10-20wt%;/nS4、将纺丝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进行静电纺丝时,在纺丝设备的纺丝区间施加10-35kV的直流电压,灌注速度控制为0.5-6mL/h,纺丝距离控制为8-35cm,并将温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锂盐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酮的混合溶剂中,其中金属锂盐占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0.5-4.0wt%;
S2、将导电剂超声分散在混合溶液中,且所述导电剂占溶液的质量比为0.5-5.0wt%;
S3、将聚氨酯颗粒在上述溶液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形成纺丝前驱体溶液;且聚氨酯颗粒占溶液质量比为10-20wt%;
S4、将纺丝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进行静电纺丝时,在纺丝设备的纺丝区间施加10-35kV的直流电压,灌注速度控制为0.5-6mL/h,纺丝距离控制为8-35cm,并将温度控制在0-100℃,湿度控制在10-75%;
S5、将纺丝得到的薄膜放在真空烘箱内,在30-80℃的干燥温度下干燥12-24h以去除溶剂,得到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金属锂盐选自碳酸锂、醋酸锂、硫酸锂、硝酸锂、高氯酸锂、氢氧化锂和氯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金属锂盐的质量为0.05-0.4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建华,雷灿,蔡伟萍,赖毅梅,王先锋,贾永堂,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