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传送带,熔喷喷嘴,紧靠传送带的控制轮以及冲压机构,传送带铺料面为柔性材料,传送带分为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熔喷喷嘴与两段传送带分别对应为第一熔喷喷嘴与第二熔喷喷嘴,第一熔喷喷嘴与第二熔喷喷嘴分别位于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起始位置,控制轮分别连接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与起始端,第一传送带铺料面与第二传送带铺料面分别平行于与控制轮连接位置的切线,冲压机构由冲压柱与限位块组成,冲压柱位于第二传送带铺料面一侧,限位柱位于第二传送带非铺料面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装置能够使熔喷布制作过程中就实现规律褶皱,简化了后期加工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褶皱式过滤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熔喷布是口罩最核心的材料,熔喷布主要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1~5微米。空隙多、结构蓬松、抗褶皱能力好,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可用于空气、液体过滤材料、隔离材料、吸纳材料、口罩材料、保暖材料、吸油材料及擦拭布等领域。熔喷布过滤材料是由聚丙烯超细纤维随机分布沾结在一起,外观洁白、平整、柔软,材料纤维细度为0.5-1.0μm,纤维的随机分布提供了纤维间更多的热粘合机会,因而使熔喷气体过滤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孔隙率(≥75%)。经过高压驻极过滤效率,使产品具有低阻、高效、高容尘等特点。熔喷布是采用高速热空气流对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进行牵伸,由此形成超细纤维并收集在凝网帘或滚筒上,同时自身粘合而成为熔喷法非织造布。熔喷布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了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空气过滤性,是较为良好的口罩材料,在大中小医疗机构,在地震,洪水侵袭的受灾地区,在非典、禽流感和H1N1病毒的高发季节,熔喷滤纸以它强劲的过滤性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的熔喷布大多为平面结构,单位过滤面积较小,而且需要后期人工折叠扩大单位过滤面积,本专利技术提供装置能够使熔喷布制作过程中就实现褶皱,方便了,且褶皱规律,提高了材料的可塑性,简化了后期制作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传送带,与所述传送带对应的熔喷喷嘴,紧靠所述传送带的控制轮以及冲压机构,所述传送带铺料面为柔性材料,所述传送带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所述熔喷喷嘴与两段所述传送带分别对应为第一熔喷喷嘴与第二熔喷喷嘴,所述第一熔喷喷嘴与第二熔喷喷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起始位置,所述控制轮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控制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与起始端,所述第一传送带铺料面与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分别平行于与所述控制轮连接位置的切线,所述冲压机构由冲压柱与限位块组成,所述冲压柱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一侧,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非铺料面一侧,所述冲压柱能够推动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朝所述限位柱下压。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轮上设有若干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在所述控制轮上等间距分布,所述控制轮附近设有光源,所述光源光线能够直射到控制轮外表面。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传送带背面设有吸气装置。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气装置在所述传送带幅宽两侧吸气力度比在所述出传送带幅宽中间位置吸力大。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柱为尖端朝向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的三棱柱。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冲压柱在下压状态下接触面完全贴合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轮作为动力源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转动,所述控制轮外表面与两个所述传送带滚动摩擦。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熔喷喷嘴由开到关的过程对应熔喷材料褶皱部分,第二熔喷喷嘴由开到关的过程对应熔喷材料平整部分,所以若干光照传感器能够用两种不同间隔沿控制轮圆周交错排布。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第一熔喷喷嘴在第一传送带上喷上第一层熔喷材料,第一层熔喷材料被控制轮传送至第二传送带上进行第二次喷涂;b.所述控制轮自转过程中,光照传感器每次接收到光源直射光线,就会立即反馈至第二熔喷喷嘴,对第二熔喷喷嘴进行一次开启或关闭切换,相邻两个传感器通过光源直射光线的时间间隔为t秒;c.每次第二熔喷喷嘴接受开启命令t/2秒后,所述冲压柱进行一次下压。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光照传感器在所述控制轮外壁上的圆周距离为a,所述第二传送带起始位置到所述第二传送带离所述冲压柱最近位置的长度为n*a,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熔喷面料表面带有若干等间距的褶皱,若干所述褶皱深度以及展开面积相同,所述熔喷面料上褶皱处厚度与非褶皱处厚度一致,所述熔喷面料上褶皱方向一致,所述熔喷面料能够在褶皱处规律折叠、弯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喷幅可控的喷嘴,包括:熔喷材料腔,环绕在所述熔喷材料腔周边的喷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口喷气路线与所述熔喷材料流出路线相交,喷出气流带动熔喷材料散射在所述输送带上,所述喷气口喷气方向可调。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喷气口与熔喷材料出料路线夹角范围在10°-80°,所述夹角越大,则熔喷材料在所述传送带上幅宽越大。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熔喷喷嘴位置处于所述传送带幅宽中间位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冲压机构以及第二熔喷喷嘴受光照传感器控制,光照传感器依次在接收到光源直射光线时立即反馈至第二熔喷喷嘴,由于若干光照传感器在控制轮外壁上等间距分布,使得第二熔喷喷嘴能够规律的进行开启或关闭切换,第二熔喷喷嘴的主要作用是在熔喷面料特定部位进行加厚,规律的开关状态切换使得熔喷面料上的加厚段长度以及间隔一致,提高了此熔喷面料的可塑性;当熔喷喷嘴开启且控制轮转过相邻两个光照传感器之间一半的圆周距离,冲压机构立即进行一次下压,在此条件下冲压机构与熔喷喷嘴规律配合,每次下压都处在第二熔喷喷嘴单位喷射段中间位置,使得冲压机构能够将熔喷面料形变拉伸的区域控制在加厚段,从而使面料整体厚度一致。(2)本专利技术中冲压机构由冲压柱以及限位块组成,冲压柱采用尖端朝向第二传送带铺料面的三棱柱,此形状的冲压柱能够在对熔喷面料进行全面的拉伸,同时冲压柱的棱线与第二传送带幅宽方向平行,保证了熔喷面料褶皱线条的规律性,使得熔喷面料能够进行折叠卷曲操作。(3)本专利技术中传送带背面的吸气装置在传送带幅宽两侧吸气力度比在所述出传送带幅宽中间位置吸力大,使熔喷材料在传送带上幅宽方向厚度及纤度分布均匀;此吸气装置与上述冲压机构配合,分别控制熔喷材料在传送带幅宽方向与传送方向的厚度及纤度,保证了熔喷面料各位置过滤效果相同;同时此吸气装置还能够在冲压柱下压区域两侧位置对熔喷面料进行限制,使得形变只发生在冲压柱下压区域,即上述加厚段,对两侧无加厚段的熔喷面料无影响,进一步确保了熔喷面料各位置厚度及纤度的一致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传送带,与所述传送带对应的熔喷喷嘴,紧靠所述传送带的控制轮以及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铺料面为柔性材料,所述传送带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所述熔喷喷嘴与两段所述传送带分别对应为第一熔喷喷嘴与第二熔喷喷嘴,所述第一熔喷喷嘴与第二熔喷喷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起始位置,所述控制轮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控制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与起始端,所述第一传送带铺料面与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分别平行于与所述控制轮连接位置的切线,所述冲压机构由冲压柱与限位块组成,所述冲压柱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一侧,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非铺料面一侧,所述冲压柱能够推动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朝所述限位柱下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传送带,与所述传送带对应的熔喷喷嘴,紧靠所述传送带的控制轮以及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铺料面为柔性材料,所述传送带分为两段,分别为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所述熔喷喷嘴与两段所述传送带分别对应为第一熔喷喷嘴与第二熔喷喷嘴,所述第一熔喷喷嘴与第二熔喷喷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起始位置,所述控制轮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控制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与起始端,所述第一传送带铺料面与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分别平行于与所述控制轮连接位置的切线,所述冲压机构由冲压柱与限位块组成,所述冲压柱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一侧,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非铺料面一侧,所述冲压柱能够推动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朝所述限位柱下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轮上设有若干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在所述控制轮上规律分布,所述控制轮附近设有光源,所述光源光线能够直射到控制轮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送带背面设有吸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在所述传送带幅宽两侧吸气力度比在所述出传送带幅宽中间位置吸力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褶皱熔喷面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柱为尖端朝向所述第二传送带铺料面的三棱柱,所述冲压柱棱线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幅宽方向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慧,王文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经结纬面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