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驱动轮及其制备方法
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驱动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驱动轮是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机构的重要部件,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履带,实现机械设备的移动。驱动轮轮齿工作时,多与履带链轨节销套直接接触,由于工程机械设备恶劣的工作环境,驱动轮轮齿与链轨节销套间易混入砂石、泥浆等,加速驱动轮轮齿的磨损,因此除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外,还要求驱动轮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驱动轮及其制备方法,使得驱动轮在满足整体力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具备更优的耐磨性能。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用驱动轮,被配置为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履带,包括:驱动轮基体,外圆柱面构造有轮齿,所述轮齿与履带上的链轨节相啮合以传递动力;以及轮齿工作面,成型于所述轮齿的外表面;其中,所述驱动轮基体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包括3.2wt%~3.8wt%的C,2.7wt%~3.2wt%的Si,不多于0.3w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驱动轮,被配置为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履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轮基体,外圆柱面构造有轮齿,所述轮齿与履带上的链轨节相啮合以传递动力;以及/n轮齿工作面,成型于所述轮齿的外表面;/n其中,所述驱动轮基体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包括3.2wt%~3.8wt%的C,2.7wt%~3.2wt%的Si,不多于0.3wt%的Mn,不多于0.03wt%的S,不多于0.03wt%的P,不多于0.03wt%的Re,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驱动轮基体的显微组织中存在弥散分布的球状石墨。/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履带式工程机械用驱动轮,被配置为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履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轮基体,外圆柱面构造有轮齿,所述轮齿与履带上的链轨节相啮合以传递动力;以及
轮齿工作面,成型于所述轮齿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驱动轮基体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包括3.2wt%~3.8wt%的C,2.7wt%~3.2wt%的Si,不多于0.3wt%的Mn,不多于0.03wt%的S,不多于0.03wt%的P,不多于0.03wt%的Re,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驱动轮基体的显微组织中存在弥散分布的球状石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其中,该驱动轮基体的重量百分比组成还包括0.5wt%~0.8wt%的Cu,0.5wt%~1.0wt%的Ni,和0.05wt%~0.15wt%的M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轮,其中,该驱动轮基体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包括3.5wt%~3.7wt%的C,2.8wt%~3.0wt%的Si,0.1wt%~0.2wt%的Mn,0.025wt%~0.030wt%的S,0.015wt%~0.025wt%的P,0.6wt%~0.8wt%的Cu,0.5wt%~0.6wt%的Ni,0.08wt%~0.12wt%的Mo,不多于0.008~0.012wt%的Re,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轮,其中,该驱动轮基体经热处理后获得贝氏体、奥氏体和球状石墨的复相组织,该驱动轮基体的抗拉强度Rm≥950MPa,条件屈服强度Rp0.2≥730MPa,无缺口冲击试样的冲击韧性≥110J/cm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轮,其中,所述驱动轮基体经退火处理后的铸态毛坯件的球化率为1~2级,球径大小4~7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轮,其中,该轮齿工作面经感应淬火处理后形成包括马氏体、球状石墨和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该轮齿工作面的硬度介于58HRC~63HRC,淬硬层深度介于3mm~8mm。
技术研发人员:冯坤,徐轲,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徐工履带底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