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的熔炼系统及熔炼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247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的熔炼系统及熔炼方法。该熔炼系统包括:热解装置、油气分离单元、侧吹熔炼装置和富氧空气喷吹装置。热解装置为回转式热解炉,设置有加料口、夹套加热入口、热解烟气出口、热解油气出口和热解残渣出口,线路板经加料口加入;油气分离单元设置有热解油气入口、不凝气出口、热解油出口,热解油气入口与热解油气出口相连通,不凝气出口与夹套加热入口相连通;侧吹熔炼装置设置有热解残渣入口、熔剂入口、富氧空气入口、熔炼烟气出口、粗铜出口和水淬渣出口,热解残渣入口与热解残渣出口连通;及富氧空气喷吹装置用于向侧吹熔炼装置喷吹富氧空气。上述熔炼系统在使用过程实现了无需补充还原剂和燃料及高效回收有价金属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板的熔炼系统及熔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线路板回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路板的熔炼系统及熔炼方法。
技术介绍
中节能及江西瑞林采用富氧顶吹熔炼法对废线路板搭配含铜污泥进行处理,但是该工艺中废线路板未经热解直接进行熔炼时会产生大量黑烟等有毒气体。现有文献(CN108642286A)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该处理方法包括:将线路板进行裂解,得到裂解烟气和固渣;以及将裂解烟气作为重金属污泥侧吹熔炼过程中的部分燃料对重金属污泥进行侧吹熔炼。上述工艺会产生大量的黑烟等毒气,因而该工艺的环保性较差。现有文献(CN108707750A)提供了一种含铜污泥和线路板的综合处理方法,该综合处理方法包括:将含铜污泥和废活性炭进行混合造粒,得到含铜污泥颗粒;将含铜污泥颗粒和线路板进行侧吹熔炼。该工艺利用侧吹炉喷吹燃料进行补热熔炼,并需要不断外加还原剂。现有文献(CN104878205A)单独熔炼回收废线路板中有价金属的方法,但该方法并没有明确给出其使用的炉型,且热解渣配碳进行熔炼不符合生产实际,因为热解渣中已经含有足够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板的熔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系统包括:/n热解装置(20),所述热解装置(20)为回转式热解炉,设置有加料口、夹套加热入口、热解烟气出口、热解油气出口和热解残渣出口,且所述线路板经所述加料口加入;/n油气分离单元(30),所述油气分离单元(30)设置有热解油气入口、不凝气出口、热解油出口,且所述热解油气入口与所述热解油气出口相连通,所述不凝气出口与所述夹套加热入口相连通,用于补热;/n侧吹熔炼装置(40),所述侧吹熔炼装置(40)设置有热解残渣入口、熔剂入口、富氧空气入口、熔炼烟气出口、粗铜出口和水淬渣出口,所述热解残渣入口与所述热解残渣出口连通;及/n富氧空气喷吹装置(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的熔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系统包括:
热解装置(20),所述热解装置(20)为回转式热解炉,设置有加料口、夹套加热入口、热解烟气出口、热解油气出口和热解残渣出口,且所述线路板经所述加料口加入;
油气分离单元(30),所述油气分离单元(30)设置有热解油气入口、不凝气出口、热解油出口,且所述热解油气入口与所述热解油气出口相连通,所述不凝气出口与所述夹套加热入口相连通,用于补热;
侧吹熔炼装置(40),所述侧吹熔炼装置(40)设置有热解残渣入口、熔剂入口、富氧空气入口、熔炼烟气出口、粗铜出口和水淬渣出口,所述热解残渣入口与所述热解残渣出口连通;及
富氧空气喷吹装置(60),所述富氧空气喷吹装置(60)用于向侧吹熔炼装置(40)喷吹富氧空气,以使热解残碳燃烧成一氧化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单元(30)包括:
冷凝装置(31),所述冷凝装置(31)设置有热解油气入口、所述不凝气出口和所述热解油出口,所述不凝气出口与所述夹套加热入口连通;及
储油装置(32),所述储油装置(32)的入口端与所述热解油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系统还包括燃烧器(70),所述燃烧器(70)设置在所述夹套加热入口,用于使所述不凝气进行燃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熔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系统还包括烟气净化单元(50),所述烟气净化单元(50)设置有第一烟气入口,所述第一烟气入口与所述热解烟气出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单元(50)包括:
骤冷装置(51),所述骤冷装置(51)设置有所述第一烟气入口和冷却气出口;及
碱吸收装置(52),所述碱吸收装置(52)设置有冷却气入口和脱酸气出口,所述冷却气入口与所述冷却气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熔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单元(50)还包括吸附装置(53),所述吸附装置(53)的入口端与所述脱酸气出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熔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53)为活性炭吸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敏李冲李建辉徐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