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产L-赖氨酸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突变的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及其在生产L-赖氨酸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赖氨酸(lysine),化学名称为2,6-二氨基己酸,性状为白色或近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赖氨酸有L-型、D-型和DL-型3种旋光异构体,然而可供人类和动物吸收利用的只有L-型赖氨酸。L-赖氨酸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及医药工业中。目前,90%以上的L-赖氨酸产品可用于饲料添加剂。用于制备L-赖氨酸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微生物发酵法、蛋白水解抽提法和化学合成与酶法。微生物发酵L-赖氨酸又可分为前体发酵法和直接发酵法。其中,前体发酵法是以二氨基庚二酸(DAP)为底物,借助微生物或酶转化为L-赖氨酸;直接发酵法是指利用具有合成L-赖氨酸能力的微生物,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L-赖氨酸。工业生产中,用来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细菌主要是棒杆菌属的杆状细菌和埃希氏菌属的大肠杆菌。这些细菌的获得,一方面可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改造的方法得 ...
【技术保护点】
1.突变的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野生型,突变的氨基酸位点选自以下中的一个或几个:F47Y、P73L、L114V、Y130H和I159L。/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08 CN 202010154581X1.突变的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野生型,突变的氨基酸位点选自以下中的一个或几个:F47Y、P73L、L114V、Y130H和I159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的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其特征在于,野生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9所示;编码所述野生型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7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突变的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的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为:(1):由SEQID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或(2):在(1)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功能的由(1)衍生的氨基酸序列。
4.编码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突变的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的核苷酸序列。
5.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汪本助,陈晨,穆晓玲,潘声龙,王舒,唐浩,纪传侠,李维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