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亿生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04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一种复合保护膜,它由离型层、胶层、耐候保护层、疏水层构成且各层复合为一体;所述的离型层为底层、且其表面附着在胶层底面,耐候保护层底面附着在胶层表面,疏水层为表面层、且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在耐候保护层的表面附着有疏水层,利用疏水层的疏水性能减少室外污垢、粉尘、雨、雪等异物在物件或设备表面的附着,从而提高物件或设备表面的抗外界环境抵御能力,保证物件或设备的外观长效美观洁净,同时配合耐候保护层的使用,不但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能防止紫外线导致复合保护膜容易老化、腐蚀等问题,还能防止尖锐物造成复合保护膜的损坏,以提高复合保护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保护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保护膜。
技术介绍
紫外线是辐射形式的一种,对室外建筑物的外表面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市面上的抗紫外线膜主要用于阻挡紫外线、阻隔部分热量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抗紫外线膜存在着使用寿命较短,易被尖锐物损坏、易脱落、不防水等问题,对环境适应性差,异物容易附着且不易清洗、耐腐蚀性、稳定性均不理想等缺点,同时一些材料选用不合理,其制备出来的抗紫外线膜存在抗紫外线功能比较单一等缺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且安全可靠的复合保护膜,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复合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它由离型层、胶层、耐候保护层、疏水层构成且各层复合为一体;所述的离型层为底层、且其表面附着在胶层底面,耐候保护层底面附着在胶层表面,疏水层为表面层、且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所述耐候保护层设置有至少一层,至少一层的耐候保护层底面附着在胶层表面,至少一层的耐候保护层表面附着在疏水层底面。>所述耐候保护层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它由离型层、胶层、耐候保护层、疏水层构成且各层复合为一体;所述的离型层为底层、且其表面附着在胶层底面,耐候保护层底面附着在胶层表面,疏水层为表面层、且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它由离型层、胶层、耐候保护层、疏水层构成且各层复合为一体;所述的离型层为底层、且其表面附着在胶层底面,耐候保护层底面附着在胶层表面,疏水层为表面层、且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保护层设置有至少一层,至少一层的耐候保护层底面附着在胶层表面,至少一层的耐候保护层表面附着在疏水层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保护层设置有一层,一层耐候保护层底面附着在胶层表面,一层耐候保护层表面附着在疏水层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保护层设置有若干层,若干层耐候保护层之间设置有粘合层、且相互之间通过粘合层相互附着;其中,位于最下层的耐候保护层底面附着在胶层表面,最上层的耐候保护层表面附着在疏水层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复合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选自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铜纳米粒子、癸硫醇、羧酸硫醇、微纳复合结构的铜颗粒、脂肪酸,其采用电化学沉积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1,7-辛二烯、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其采用等离子体聚合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阳离子水溶性单体DM、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其采用静电自组装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碳酸钙、纳米纤维素、正庚烷,其采用层层浸渍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多巴胺、Ag、二氧化钛、聚碳酸酯、聚合的四乙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纳米、聚酯纤维、聚苯乙烯、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甲苯,其采用浸渍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ZnO纳米棒,其采用两步溶液浸泡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过氧化铜纳米棒、十二硫醇,其采用水溶液浸泡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十八烷基三氯硅烷改性后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含聚苯乙烯的四氢呋喃溶液,其采用直接混合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石墨烯,其采用自组装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氨基官能团硅烷/二氧化钛、HDTMS/二氧化钛、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氧烷,其采用层层浸渍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氢氧化钴、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氧烷,其采用电化学单级脉冲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硅氧烷,其采用等离子体刻蚀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硅片、金刚石粉、铜网、硅片、金刚石粉、三氯甲基硅烷,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有机硅弹性体,其采用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其采用静电纺丝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含甲基氯硅烷的正己烷、硝酸镧、十二氟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聚二甲硅氧烷,其采用浸渍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聚二甲基硅氧烷,其采用模板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正硅酸乙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硅溶胶,其采用溶胶-凝胶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碳式碳酸钴、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氧烷,其采用水热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铜、CuS@Cu2O、聚二甲基硅氧烷,其采用液相沉积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分散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采用多层喷涂+高温塑化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五氟乙烷,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处理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聚偏二氟乙烯、N,N-二甲基甲酰胺、氟化的聚氨酯和聚苯并恶嗪,其采用静电纺丝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可交联的含POSS的氟化聚合物(P(MMA-BA-HEMA-FMA-SAM-MAPOSS))、1H,1H,2H,2H—六氟化三乙氧基硅烷,其采用浸渍涂膜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聚苯乙烯、端羟基全氟聚醚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聚体混合物,其采用浸渍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聚四氟乙烯,其采用模板结合烧结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丙烯酸、N-甲基乙酰胺、含氟单体、丙烯酸十八酯,其采用直接混合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Ag-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薄膜、十六烷基硫醇,其采用静电纺丝法附着在耐候保护层表面;
过硫酸钾、正十二硫醇、多巴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亿生
申请(专利权)人:冯亿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