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17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样器。该采样器包括:采样刷,所述采样刷包括前刷杆,所述前刷杆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具有开口并用于容置采样刷;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的开口处,所述管盖具有容置部,在采样刷置于采样管内,然后将管盖盖合采样管的开口过程中,所述前刷杆的后端插入并固定在管盖的容置部内。将采样刷置于采样管内后,前刷杆的前端抵接采样管的管底,将管盖拧紧过程中,前刷杆的后端逐渐地插入并固定在管盖的容置部内;拧出管盖后,管盖能够带出采样刷并进行划线或其他操作,从而降低取出采样刷的难度和操作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能够直接应用在自动化设备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样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采样器。
技术介绍
对微生物、DNA、血液、汗液、毛发、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样本采样时,通常都使用采样刷作为采样工具,采样之后需要将样本洗脱到样本保存液或者培养基中,在医疗机构的微生物检测环节,需要将微生物样本从液态培养基中蘸取之后,在平板培养皿上划线后进行培养,对于样本量多的医疗机构,需要采用自动化设备划线、培养、拍照,并辅助医生诊断。现有的样本保存液或者培养基保存在采样管中,采样刷将样本洗脱后放置在采样管中,在进行划线时,需要手动将采样刷从采样管中取出,该操作不仅具有一定难度,而且容易增加操作人员的感染风险,样本也容易发生污染,此外,该操作难以适应样本量多的情况,无法应用在自动化设备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采样器,该采样器采样和将样本洗脱后,进行划线或其他操作时,能够方便地取出采样刷,且能够应用在自动化设备上。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样器,包括:采样刷,所述采样刷包括前刷杆,所述前刷杆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具有开口并用于容置采样刷;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的开口处,所述管盖具有容置部,在采样刷置于采样管内,然后将管盖盖合采样管的开口过程中,所述前刷杆的后端插入并固定在管盖的容置部内。优选地,所述采样器还包括后刷杆,所述后刷杆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后刷杆的前端可折断地连接前刷杆的后端,所述前刷杆和后刷杆的连接处为折断点,所述折断点的径向厚度小于前刷杆的径向厚度和后刷杆的径向厚度。优选地,所述容置部包括用于对前刷杆的后端进行导向的锥形槽和用于固定前刷杆的后端的固定槽,所述锥形槽沿管盖深度方向延伸且径向宽度逐渐减小,所述固定槽位于锥形槽的槽底。优选地,所述固定槽的内周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前刷杆的后端的多个卡爪,所述多个卡爪与前刷杆的后端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多个卡爪沿固定槽的内周壁等间距间隔设置且倾斜设置,所述多个卡爪的倾斜方向与管盖的旋紧方向相反。优选地,定义采样刷的长度为D1,定义管盖和采样管盖合后供采样刷容置的深度为D2,D1比D2长1-5mm。优选地,所述容置部与管盖的内周壁之间具有用于容置采样管的邻近开口的管壁的环形间隙,所述管盖与采样管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采样刷还包括刷头,所述刷头位于前刷杆上,所述前刷杆包括可分离和可接合的第一刷杆和第二刷杆,所述第一刷杆上具有第一刷头,所述第二刷杆上具有第二刷头,所述第一刷杆和第二刷杆接合后,所述第一刷头和第二刷头形成一完整的刷头。优选地,所述第一刷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二刷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相互卡扣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刷杆和第二刷杆的长度不等,所述第一刷杆和第二刷杆分别为可弯曲的第一刷杆和可弯曲的第二刷杆。优选地,所述前刷杆的外周面上设有沿刷杆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凸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将采样刷置于采样管内后,前刷杆的前端抵接采样管的管底,将管盖拧紧过程中,前刷杆的后端逐渐地插入并固定在管盖的容置部内;拧出管盖后,管盖能够带出采样刷并进行划线或其他操作,从而降低取出采样刷的难度和操作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拧出管盖带出采样刷的结构设计,使得该采样器能够直接应用在自动化设备上,特别适用于样本量多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宫颈细胞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宫颈细胞采样刷和管盖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图2中S1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采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采样刷和管盖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图6中S2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图6中S3部分的放大图。图9是图6中S4部分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采样刷弯曲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6中的采样刷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采样刷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管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管盖的主视图。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管盖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宫颈细胞采样器;10、宫颈细胞采样刷;11、刷杆;111、倒钩;12、刷头;121、弹性本体;122、粘附层;123、绒毛;2、采样器;20、管盖;21、容置部;211、锥形槽;212、固定槽;213、卡爪;22、环形间隙;30、采样管;40、采样刷;41、刷杆;411、第一刷杆;412、第二刷杆;413、第一接合部;414、第二接合部;415、凸肋;42、刷头;421、第一刷头;422、第二刷头;43、前刷杆;44、后刷杆;45、折断点;50、采样枪;51、机身;511、手柄;512、开关;52、夹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技术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宫颈细胞采样器1,该宫颈细胞采样器1包括宫颈细胞采样刷10、管盖20和采样管30,其中,宫颈细胞采样刷10的一端连接管盖20,管盖20可以盖合在采样管30上,盖合后,宫颈细胞采样刷10容置在采样管30中。宫颈细胞采样刷10包括刷杆11和刷头12,刷头12位于刷杆11上,本实施例中,刷杆11可以是由高分子材料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刷杆11,刷杆11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刷头12位于刷杆11的前端,管盖20位于刷杆11的后端。参照图3,刷头12包括弹性本体121、粘附层122和绒毛123。弹性本体121优选回弹性能佳的泡棉或海绵,泡棉或海绵例如是高分子材质、聚酯纤维材质的泡棉或海绵,粘附层122覆盖弹性本体121的外表面,绒毛123粘附在粘附层122上,粘附层122例如是胶水层,胶水优选环保型对人体无毒的胶水。与现有采用尼龙毛刷的宫颈采样刷相比,本实施例的绒毛123超细超软,采样时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底层的弹性本体121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能,在宫颈细胞采样刷10靠近宫颈部位的皮肤时,其表面能够很好地贴合皮肤,但不伤害皮肤,因此,采样时不易出血和造成医源性伤害,不带血的样本的检测结果更准确,能够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感染风险,检测过程更安全。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宫颈细胞采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采样刷,所述采样刷包括前刷杆,所述前刷杆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n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具有开口并用于容置采样刷;/n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的开口处,所述管盖具有容置部,在采样刷置于采样管内,然后将管盖盖合采样管的开口过程中,所述前刷杆的后端插入并固定在管盖的容置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样刷,所述采样刷包括前刷杆,所述前刷杆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
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具有开口并用于容置采样刷;
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的开口处,所述管盖具有容置部,在采样刷置于采样管内,然后将管盖盖合采样管的开口过程中,所述前刷杆的后端插入并固定在管盖的容置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还包括后刷杆,所述后刷杆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后刷杆的前端可折断地连接前刷杆的后端,所述前刷杆和后刷杆的连接处为折断点,所述折断点的径向厚度小于前刷杆的径向厚度和后刷杆的径向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包括用于对前刷杆的后端进行导向的锥形槽和用于固定前刷杆的后端的固定槽,所述锥形槽沿管盖深度方向延伸且径向宽度逐渐减小,所述固定槽位于锥形槽的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内周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前刷杆的后端的多个卡爪,所述多个卡爪与前刷杆的后端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卡爪沿固定槽的内周壁等间距间隔设置且倾斜设置,所述多个卡爪的倾斜方向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健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