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和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该可重复穿刺的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上,所述管盖包括本体和多个闭合部,所述管盖的本体用于连接采样管,所述本体具有连通采样管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位于本体的贯孔处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所述多个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的贯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取样操作无需拧开管盖即可完成取样,取样前,样本密封保存在采样器内,取样后,多个闭合部自动关闭本体的贯孔,样本再次密封保存在采样器内,整个取样过程中样本无泄漏风险,操作人员也没有感染风险,从而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和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和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
技术介绍
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登革病毒、急性禽流感病毒等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部分病毒属于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性病毒,病死率最高可达90%。一些传染性强的病毒通过蚊虫等昆虫传播,一些病毒通过禽类或其他动物传播,而有一些病毒则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这些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传染性非常强,人体通过呼吸很容易感染。现有的微生物病毒采样过程,通常都使用采样刷作为采样工具,采样后将样品洗脱到采样管内的试剂中,如果病毒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每次开盖操作,都会给操作人员增加感染的风险,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对危险的生物样品进行检测时,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安全室内进行操作,该方法存在的缺陷是,使用生物安全柜或安全室进行检测不仅设备投资高昂,而且操作过程繁琐,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而对没有生物安全柜或安全室的检测机构,对这些病毒则无法进取样和检测。此外,频繁的开盖操作,容易使采样管内的病毒样本受到交叉污染,不利于病毒样本的长期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和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采样器内存储有病毒样品时,无需拧开盖子即可完成取样,采样过程安全可靠。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上,所述管盖包括本体和多个闭合部,所述管盖的本体用于连接采样管,所述本体具有连通采样管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位于本体的贯孔处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所述多个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的贯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闭合部连接本体的贯孔的边缘并朝向采样管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相配合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闭合部包括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所述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分别位于本体的贯孔处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所述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的贯孔,所述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的贯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是第一波浪型侧边,所述第二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是第二波浪型侧边,所述第一闭合部的第一波浪型侧边和第二闭合部的第二波浪型侧边相配合以关闭本体的贯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是第一直线型侧边,所述第二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是第二直线型侧边,所述第一闭合部的第一直线型侧边和第二闭合部的第二直线型侧边相配合以关闭本体的贯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闭合部是软质的闭合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闭合部是软性高分子材质的闭合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闭合部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质的闭合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盖的本体是硬质的本体。一种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包括采样管和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为上述的管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的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取样操作无需拧开管盖即可完成取样,取样前,样本密封保存在采样器内,取样后,多个闭合部自动关闭本体的贯孔,样本再次密封保存在采样器内,整个取样过程中样本无泄漏风险,操作人员也没有感染风险,从而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取样前后,样本均能够密封保存在采样器内,能够有效保障样本质量的稳定性,防止交叉污染,有利于样本的长期稳定保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可重复穿刺的管盖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重复穿刺的管盖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取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采样器;10、采样管;20、管盖;21、第一闭合部;22、第二闭合部;23、本体;231、贯孔;2、枪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技术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1,包括采样管10和管盖20,采样管10具有容置腔和开口,管盖20用于盖合在采样管10的开口处,盖合后,采样器1形成密闭容器,采样管10内可以存储样本,本技术的采样器1尤其适用于存储有传染性的病毒样本。具体而言,管盖20包括本体23和多个闭合部,管盖20的本体23用于连接采样管10,本体23具有连通采样管10的贯孔231,本实施例中,管盖20的本体23优选是硬质的本体23,例如管盖20的本体23由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材质制成,防止管盖20的本体23发生变形以及采样管10内的样本从管盖20的本体23与采样管10的连接处泄露,贯孔231从管盖20的本体23上方贯穿至下方,多个闭合部包括第一闭合部21和第二闭合部22。多个闭合部位于本体23的贯孔231处以控制本体23的贯孔231的开闭,采样后将样品洗脱到采样管10内的试剂中,参照图4,取样时,移液器的枪头2穿过多个闭合部,多个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23的贯孔231,移液器的枪头2进行取样,取样完成后,移液器的枪头2从多个闭合部之间退出,多个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23的贯孔231。上述取样操作无需拧开管盖20即可完成取样,取样前,样本密封保存在采样器1内,取样后,多个闭合部自动关闭本体23的贯孔231,样本再次密封保存在采样器1内,整个取样过程中样本无泄漏风险,操作人员也没有感染风险,从而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取样前后,样本均能够密封保存在采样器1内,能够有效保障样本质量的稳定性,防止交叉污染,有利于样本的长期稳定保存。参照图1,每个闭合部连接本体23的贯孔231的边缘并朝向采样管10的方向延伸,多个闭合部朝向采样管10的侧边相配合以控制本体23的贯孔231的开闭,朝向采样管10的方向延伸设置的闭合部有利于取样时移液器的枪头2的插入,便于取样。参照图1和图2,多个闭合部包括第一闭合部21和第二闭合部22,其中,第一闭合部21和第二闭合部22分别位于本体23的贯孔231处,第一闭合部21和第二闭合部22相配合,从而控制本体23的贯孔231的开闭。参照图4,取样时,移液器的枪头2从第一闭合部21和第二闭合部22之间穿过,第一闭合部21和第二闭合部22受挤压后打开本体23的贯孔231,移液器的枪头2进行取样,取样完成后,移液器的枪头2从第一闭合部21和第二闭合部2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包括本体和多个闭合部,所述管盖的本体用于连接采样管,所述本体具有连通采样管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位于本体的贯孔处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所述多个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的贯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包括本体和多个闭合部,所述管盖的本体用于连接采样管,所述本体具有连通采样管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位于本体的贯孔处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所述多个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的贯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其特征在于,每个闭合部连接本体的贯孔的边缘并朝向采样管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相配合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闭合部包括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所述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分别位于本体的贯孔处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所述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的贯孔,所述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的贯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是第一波浪型侧边,所述第二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是第二波浪型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健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