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和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42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和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该可重复穿刺的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上,所述管盖包括本体和多个闭合部,所述管盖的本体用于连接采样管,所述本体具有连通采样管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位于本体的贯孔处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所述多个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的贯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取样操作无需拧开管盖即可完成取样,取样前,样本密封保存在采样器内,取样后,多个闭合部自动关闭本体的贯孔,样本再次密封保存在采样器内,整个取样过程中样本无泄漏风险,操作人员也没有感染风险,从而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和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和可重复穿刺的采样器。
技术介绍
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登革病毒、急性禽流感病毒等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部分病毒属于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性病毒,病死率最高可达90%。一些传染性强的病毒通过蚊虫等昆虫传播,一些病毒通过禽类或其他动物传播,而有一些病毒则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这些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传染性非常强,人体通过呼吸很容易感染。现有的微生物病毒采样过程,通常都使用采样刷作为采样工具,采样后将样品洗脱到采样管内的试剂中,如果病毒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每次开盖操作,都会给操作人员增加感染的风险,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对危险的生物样品进行检测时,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安全室内进行操作,该方法存在的缺陷是,使用生物安全柜或安全室进行检测不仅设备投资高昂,而且操作过程繁琐,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而对没有生物安全柜或安全室的检测机构,对这些病毒则无法进取样和检测。此外,频繁的开盖操作,容易使采样管内的病毒样本受到交叉污染,不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包括本体和多个闭合部,所述管盖的本体用于连接采样管,所述本体具有连通采样管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位于本体的贯孔处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所述多个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的贯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穿刺的管盖,所述管盖用于盖合在采样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包括本体和多个闭合部,所述管盖的本体用于连接采样管,所述本体具有连通采样管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位于本体的贯孔处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所述多个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的贯孔,所述多个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的贯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其特征在于,每个闭合部连接本体的贯孔的边缘并朝向采样管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相配合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闭合部包括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所述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分别位于本体的贯孔处以控制本体的贯孔的开闭,所述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受挤压后打开本体的贯孔,所述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复位后关闭本体的贯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重复穿刺的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是第一波浪型侧边,所述第二闭合部朝向采样管的侧边是第二波浪型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健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