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169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包括针筒,针头设置于针筒前端,推杆设置于针筒内,推杆前端设置有活塞,活塞与针筒内径相匹配,针头上设置有多个取样口,推杆内活动穿设有旋转杆,旋转杆前部设置有若干与取样口对应的取样刀,取样刀为勺型,取样刀开口处边沿为刀刃,旋转杆后端穿出推杆外设置有旋柄,推杆后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限位杆,限位杆上活动穿设有导向杆,导向杆前端通过固定块固定在针筒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杆转动带动取样刀旋转,取样刀对陷入取样口内的组织进行切割,多个取样口和对应多个取样刀的设置,便于同时割取多个样品,提高一次取样成功率,避免多次取样增加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癌症对人类的威胁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除了原发于性腺的恶性肿瘤外,仅有甲状腺癌和胆囊癌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其他恶性肿瘤都是男性高于女性。我国常见癌症死亡率前5位在城市中依次是肺、肝、胃、食管和大肠;在农村依次是胃、肝、食管、肺和大肠。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医生在发现肿瘤后,需采样检验肿瘤为恶性或良性,方便医生对症治疗。肿瘤取样可通过手术刀实现,但这样的方法创口大,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因此,多采用注射器进行肿瘤采样,但存在取样操作非常不便,单次取样取样量少,甚至取样失败,造成取样成功率较低,进而采取多次取样,大大增加了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已解决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包括针筒、针头、推杆和活塞,针头设置于针筒前端,推杆设置于针筒内,推杆前端设置有活塞,活塞与针筒内径相匹配,针头上设置有多个取样口,推杆为空心杆,推杆内活动穿设有旋转杆,活塞上嵌设有轴承,旋转杆转动固定在轴承内,旋转杆前部设置有若干与取样口对应的取样刀,取样刀为勺型,取样刀开口处边沿为刀刃,旋转杆后端穿出推杆外设置有旋柄,推杆后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限位杆,限位杆上活动穿设有导向杆,导向杆前端通过固定块固定在针筒外壁上。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的取样刀分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旋转杆的两侧。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的取样口为4个,且并排设置在针头上,取样刀的数量为8个,分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旋转杆两侧,每组4个取样刀与取样口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的针头后端穿设在端盖上,端盖螺纹旋接在针筒前端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旋柄为圆形旋钮型,旋柄上设置有防护纹。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杆后端设置有限位块。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杆前端设置有与针头内腔内径匹配的滑片,滑片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厚度方向的透气孔。进一步的,所述的针头、旋转杆和取样刀均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的,所述的取样口为矩形。进一步的,所述的取样口为圆弧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旋转杆转动带动取样刀旋转,取样刀对陷入取样口内的组织进行切割,多个取样口和对应多个取样刀的设置,便于同时割取多个样品,提高一次取样成功率,避免多次取样增加患者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旋转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取样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针筒、2-针头、21-取样口、3-推杆、4-活塞、5-端盖、6-旋转杆、7-轴承、8-取样刀、81-刀刃、9-旋柄、10-限位杆、11-导向杆、12-固定块、13-限位块、14-滑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附图1-3可知,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包括针筒1、针头2、推杆3和活塞4,针头2设置于针筒1前端,针头2后端穿设在端盖5上,端盖5螺纹旋接在针筒1前端上,针头2通过端盖5旋接在针筒1上,便于取出针筒5和针头2内的样品组织,同时便于取样器清洗消毒,推杆3设置于针筒1内,推杆3前端设置有活塞4,活塞4与针筒1内径相匹配,针头2上设置有多个取样口21,取样口21为矩形或圆弧形,推杆3为空心杆,推杆3内活动穿设有旋转杆6,活塞4上嵌设有轴承7,旋转杆6转动固定在轴承7内,旋转杆6前部设置有若干与取样口21对应的取样刀8,针头2、旋转杆6和取样刀8均为不锈钢材质,取样刀8为勺型,取样刀8开口处边沿为刀刃81,旋转杆6后端穿出推杆3外设置有旋柄9,旋柄9为圆形旋钮型,旋柄9上设置有防护纹,推杆3后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限位杆10,限位杆10上活动穿设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前端通过固定块12固定在针筒1外壁上,导向杆11后端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避免限位杆10从导向杆11后端上滑落。参照附图2,一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的取样口21为4个,且并排设置在针头2上,若干所述的取样刀8分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旋转杆6的两侧,取样刀8的数量为8个,分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旋转杆6两侧,每组4个取样刀8与取样口21一一对应。继续参照附图2,为避免样品从针头2前端流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杆6前端设置有与针头2内腔内径匹配的滑片14,滑片14上设置有若干沿其厚度方向的透气孔,通过滑片14对样品进行阻挡,避免切割下的组织样品从针头2前端流出,造成取样失败。本技术使用时,向前推动限位杆10,使活塞4移动至针筒1内前端,此时,取样刀8位于针头2内,且与取样口21对应位置,将针头2刺入肿瘤组织内,部分肿瘤组织陷入取样口21内,转动旋柄9,带动旋转杆6转动,由于旋转杆6通过轴承7转动固定在活塞4上,且推杆3通过限位杆10穿设在导向杆11上,对针筒2和推杆3进行限位,在旋转杆6转动时,推杆3和针筒1不会跟随转动,旋转杆6转动带动取样刀8旋转,取样刀8对陷入取样口21内的组织进行切割,多个取样口21和对应多个取样刀8的设置,便于同时割取多个样品,提高一次取样成功率,避免多次取样增加患者痛苦,取样完成后,向后拉动限位杆10,活塞4在针筒1内向后移,针筒1前端形成负压,将针头2内的样品吸入针筒2内,对样品进行收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包括针筒(1)、针头(2)、推杆(3)和活塞(4),针头(2)设置于针筒(1)前端,推杆(3)设置于针筒(1)内,推杆(3)前端设置有活塞(4),活塞(4)与针筒(1)内径相匹配,其特征在于:针头(2)上设置有多个取样口(21),推杆(3)为空心杆,推杆(3)内活动穿设有旋转杆(6),活塞(4)上嵌设有轴承(7),旋转杆(6)转动固定在轴承(7)内,旋转杆(6)前部设置有若干与取样口(21)对应的取样刀(8),取样刀(8)为勺型,取样刀(8)开口处边沿为刀刃(81),旋转杆(6)后端穿出推杆(3)外设置有旋柄(9),推杆(3)后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限位杆(10),限位杆(10)上活动穿设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前端通过固定块(12)固定在针筒(1)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包括针筒(1)、针头(2)、推杆(3)和活塞(4),针头(2)设置于针筒(1)前端,推杆(3)设置于针筒(1)内,推杆(3)前端设置有活塞(4),活塞(4)与针筒(1)内径相匹配,其特征在于:针头(2)上设置有多个取样口(21),推杆(3)为空心杆,推杆(3)内活动穿设有旋转杆(6),活塞(4)上嵌设有轴承(7),旋转杆(6)转动固定在轴承(7)内,旋转杆(6)前部设置有若干与取样口(21)对应的取样刀(8),取样刀(8)为勺型,取样刀(8)开口处边沿为刀刃(81),旋转杆(6)后端穿出推杆(3)外设置有旋柄(9),推杆(3)后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限位杆(10),限位杆(10)上活动穿设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前端通过固定块(12)固定在针筒(1)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的取样刀(8)分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旋转杆(6)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取样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的取样口(21)为4个,且并排设置在针头(2)上,取样刀(8)的数量为8个,分为两组对称分布在旋转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华许新才杨丽丽梁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