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153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通过在升液管复内壁面的保温层以及涂覆于保温层表面的致密层,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防止升液管的上部容易出现铝液结渣,同时该保温涂层具有良好的防粘铝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保温层以氧化铝粉、纤维棉、高岭土、莫来石粉为原料,从而使得制得的保温层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该保温层中还有树胶,具体为桃胶,并对桃胶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先于石油醚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再加入三聚磷酸钠、二乙烯三胺反应,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反应即完成预处理,处理后的桃胶可进一步降低导热系数,提高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层
,尤其涉及一种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升液管是铝合金的低压铸机上的关键部件之一,工作时置于低压铸机密闭的装铝液的保温炉中,将铝熔体(700-900℃左右)通过一定的气压迫使金属液沿升液管向上运动,实现铝液充型和补缩。铝液充型过程需要保持有0.08~0.1MPa的压力。因此,要求升液管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耐高温、抗热震及耐铝液腐蚀性,还要具有长期抗热冲击疲劳性。碳化硅陶瓷是理想的升液管制备材料,但碳化硅陶瓷材质的升液管的导热性能好导致保温性能较差,在铝液充型过程中,升液管的上部容易出现铝液结渣,减小了升液管的实际通道,从而影响了充型和补缩效果。由此需要对升液管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具有良好的防粘铝效果的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硅陶瓷升液管复合保温涂层,包括涂覆于氮化硅陶瓷升液管内壁面的保温层以及涂覆于保温层表面的致密层;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于氮化硅陶瓷升液管内壁面的保温层以及涂覆于保温层表面的致密层;/n其中,保温层包括氧化铝粉、纤维棉、高岭土、莫来石粉、羧甲基纤维素钠、树胶、聚丙烯短纤维和硅灰石;致密层包括氮化硼、氮化铝、硅酸锆、硅溶胶、木质素纤维和玻璃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于氮化硅陶瓷升液管内壁面的保温层以及涂覆于保温层表面的致密层;
其中,保温层包括氧化铝粉、纤维棉、高岭土、莫来石粉、羧甲基纤维素钠、树胶、聚丙烯短纤维和硅灰石;致密层包括氮化硼、氮化铝、硅酸锆、硅溶胶、木质素纤维和玻璃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温层中氧化铝粉、纤维棉、高岭土、莫来石粉、羧甲基纤维素钠、树胶、聚丙烯短纤维和硅灰石的质量比为60~80:12~18:4~6:12~16:3~8:3~8:1~3:10~15;致密层中氮化硼、氮化铝、硅酸锆、硅溶胶、木质素纤维素和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25~30:20~25:10~15:2~6:3~6: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温层的厚度为5~10mm,致密层的厚度为0.5~1m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升液管保温涂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保温层,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化硅陶瓷升液管内壁进行打磨处理;
S2、将氧化铝粉、高岭土、莫来石粉和硅灰石置于醋酸溶液中浸泡2~4h,过滤后得到过滤物,然后将过滤物与纤维棉、聚丙烯短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后球磨2~4h,然后加入树胶和水,继续球磨3~6h,得到球磨物;
S3、将球磨物涂覆在碳化硅陶瓷升液管内壁上,然后于60~120℃下烘干8~16h,即得保温层;
在保温层表面制备致密层,其包括以下步骤:
A1、将氮化硼、氮化铝、硅酸锆混合后球磨1~3h,然后加入硅溶胶,继续球磨,球磨后将物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李秋南王惠民许斌吴急涛夏志强赵红飞黄涛童捷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汉江弘源襄阳碳化硅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