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文瑞专利>正文

热导管封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14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改进的热导管封口结构,其主要利用各具有半圆锥面及半圆颈面的二片式模具,向热导管管材封口端外径分段做三面压制,将该热导管的封口端压成所需大小的对称圆锥面及密闭颈体的封口结构。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确保热导管的封口尺寸小于或相同于热导管体的外径,方便于配合各类散热器的组装作业,更可以确保热导管再压制加工的过程中,避免发生封口破裂,而避免使热导管失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用于辅助散热的散热器结构间的热导管,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各具有半圆锥面及半圆颈部的二片式模具,向热导管管材的封口端外径从三面分段加压,将热导管的封口端压成圆锥状的封口的新型热导管封口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6及图6A所示,现有的热导管1由一细长形的金属管材构成,再依照组件所需长度截切,一般先将一端先行封密,形成封密端11,并将管内抽成真空状态,加入适量的导热液体,而另一端为开口,作为封口端,其必须施予封口结构。一般封口结构多以直接平压裁断再加焊锡型(如图7及图7A所示)或缩口平压焊接型(如图8及图8A所示)等等。如图7及图7A所示直接平压裁断加焊锡型的封口结构,利用直接平压铆合方式,在热导管1的封口端12形成密合的平压封口13,再裁断后,在封口部位附加焊锡包覆;即,该封口结构自该热导管1一基部(铆合作用力的基部)起,经一逐渐扩大部14的变形长度L1后,形成上述该平压封口13。该封口结构外形尺寸往往会大于管材的外径,组装使用上有方向的限制,另外,热导管1因组装需要再加压成各类形状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该平压封口13再破坏,导致热导管1失效。又如图8及图8A所示缩口平压焊接型的封口结构,在抽真空前,先利用缩口方式将封口端的直径小于管材直径形成缩口部15的变形长度L2后,再予以平压封口16,故其封口尺寸小于管材外径,在组装使用方向上的限制较少,但由于平压封口的压合强度及紧密性较差,在热导管1因组装需要再次加工的过程中,依然常造成该封口的破坏,也导致热导管1失效。图9及附图说明图10为热导管一般封口结构另一实施例,其为台湾专利第43617号,该封口结构,主要将热导管1的封口端12以U型压制铆合方式形成U型封压端17,再将该U型封压端17的两边侧板相向朝中央的U型凹口18弯折抡圆,而构成一尖嘴形封口19。即,该封口结构自热导管1一基部(U型铆合作用力的基部)起,经一U型凹口封压端17的变形长度L3后,形成上述该抡圆的尖嘴形封口19。而以该封口19改善上述图7、图7A、图8及图8A所示封口结构的缺点。然而,该图9及图10所示的封口结构,在制作上及使用上还有其明显缺陷如下(一).其U型封压端17的U型凹口18的形成,完全由一侧的管材向另一侧方向凹陷变形所形成,造成该侧管材的变形行程过大,而容易造成该侧管材的破裂损坏;(二).该U型封压端17由一侧管材向另一侧凹陷而成,其非为一均衡对称的设计,在各部所受的应力不均,而容易自其最脆弱处损坏;(三).该封口结构先形成U型封压端17之后,再将该U型封压端17的两边侧板相向朝中央的U型凹口18弯折抡圆,该项弯折抡圆相当于将两倍管壁厚度的管材向内弯折,其不仅不易弯折,且其抡圆部不易密实;(四).该封口结构的成型制造,必须经过U型压制铆合及弯折抡圆等二个工序,其制造复杂且费时;(五).该封口结构先经单侧的U型压制铆合后,再予弯折抡圆,因此,其成型后的封口结构实质上呈偏心的尖嘴型,而非呈均衡对称的圆锥型态;(六).一般封口结构都需预留足够强度及因应管材变形所需的变形长度,以确保所需的封口结构于封口作业、整形、定尺寸等工序时,不会因该变形长度材料强度不足而使热导管失效,该变形长度在热导管使用上无法工作或不能全效工作,而上述封口结构,具有明显较长的变形长度L1、L2以及L3,并无法于保持其足够强度的状态下缩短其变形长度,导致热导管可使用的有效长度相形缩短。综上可知,所述现有技术的热导管封口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导管封口结构,其在组装作业方便,并且可以消除再压制加工等限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导管封口结构,其为利用利用各具有半圆锥面及半圆颈部的二片模具向管材外径分段作三面压制而成,将热导管的封口端压成具有对称圆锥面及密闭突颈体,且该密闭突颈体自该圆锥面顶部中央向外突出而构成一种封口外径小于热导管外径的密封圆锥封口。因此在组装使用上极为方便,不会受到特别的限制,而且,热导管封口端至其密闭突颈部之间形成对称的圆锥面,其各部受力平均,且该锥形面允许以较短的距离作为管材的变形长度,有效提高热导管可使用的有效长度,增进散热效果。附图简要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将热导管以二片式模具分段向管材外径做三面压制,将热导管的封口端压成圆锥状的封口的新型热导管封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为图1的侧视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热导管封口结构成型过程示意图;图1C为图1B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将热导管的封口端再加以焊锡包覆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图2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将热导管的封口端再加以氩焊来做为封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图3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运用于各类散热器的状态示意图;图4A为图4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压制再黏结于散热片的示意图;图5A为图5的侧视图;图6为现有热导管的使用金属管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A为图6的侧视图;图7为现有热导管的平压裁断再锡焊封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A为图7的侧视图;图8为现有热导管的缩口平压再锡焊封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图8的侧视图;图9为现有热导管的封口结构另一实施例封口过程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封口结构封口完成后的外观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热导管封口结构其中所使用二片模具的外观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二片模具合模后的外观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二片模具相向移动至定位时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5A及图11~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热导管2依照散热器构造需要,裁切适当长度,其中一端须预先封密,形成封密端21,再把管材中空腔内抽成真空后,并于另一端开口的封口端,以本专利技术封口结构来密封,而成图1及图1A的构造。接着再以焊锡25包覆其封口端而成如图2及图2A的构造,或者是以氩焊26来作第二次的密封而如图3及图3A的结构,便完成热导管封口的结构。请配合图11~图13、图1~图1C所示,本专利技术另备有二片模具3彼各具有半圆锥面31及半圆颈部32彼自该半圆锥面顶部突出(如图11),而且该模具3各具有内导合部33及外导合部34,上述该半圆锥面31及半圆颈部32位于该内导合部33及外导合部34之间,并位于该二片膜具3下述相向移动的方向上。当该二片模具3以其内导合部33及外导合部34相互合模后(如图12),会于其间形成长扁锥形孔形态;然后将该二片模具3相向移动至定位时,则该二片模具3会以各该半圆锥面31共同构置成一圆锥面(如图13),以及会以各该半圆颈部32共同构置成一圆颈部。因此,当将该二片模具3朝热导管2的封口端22合模时,首先会于该封口端22产生长扁锥面23a及长扁颈体24a的变形(如图1B及图1C,此为二面压制),然后继续将该二片模具3各向热导管2的封口端22的管材中心相向移动至定位时,该二模具3会以其合模后的内壁形态,将该热导管2的封口端22上述该长扁锥面23a及长扁颈体24a予以锥向抡圆铆合成具有对称圆锥面23及密闭突颈体24的封口结构(如图1及图1A所示,此为第三面压制),而该密闭突颈体24自该圆锥面23顶部中央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导管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利用各具有半圆锥面及半圆颈部的二片式模具,向该热导管管材封口端外径三面分段加压,将该热导管的封口端压成具有对称圆锥面及密闭突颈体彼自该圆锥面顶部中央向外突出的密封的圆锥状的圆形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瑞
申请(专利权)人:郑文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