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磷石膏基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磷石膏基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磷石膏是磷酸湿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每生产1t磷酸约产生4~5t磷石膏。我国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为40%左右,磷石膏产量大,综合利用成本较高,大量的磷石膏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土地,且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我国对磷石膏的利用多通过建材、化工、农业、井下填充四种途径,从产业化利用来看,主要集中在水泥、水泥熟料、墙板、砂浆、砌块、水泥添加剂、建筑石膏等方面。磷石膏中含有的可溶性磷和共晶磷在水化时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的Ca3(PO4)2包裹住磷石膏,使其中的二水硫酸钙难以继续溶出及水化,使用磷石膏制备胶凝材料时会造成凝结时间过长、早强降低;含有的可溶性氟具有促凝作用,但量大时会导致制品结构疏松、早强降低;其中的部分杂质会增加溶解的需水量,同时会导致制品结构疏松、早强降低。基于此,利用磷石膏制备胶凝材料等时需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在使用时需对需水量等指标进行控制。专利(CN1098513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磷石膏基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磷石膏80份~120份、生石灰2.5份~7.5份、水泥320份~400份、水 120~200 份、减水剂3~8 份、玻璃纤维 0.8~1.8 份、粉煤灰5~15 份、砂 355~725 份、石 870~1470 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磷石膏基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磷石膏80份~120份、生石灰2.5份~7.5份、水泥320份~400份、水120~200份、减水剂3~8份、玻璃纤维0.8~1.8份、粉煤灰5~15份、砂355~725份、石870~1470份。
2.一种改性磷石膏基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磷石膏的改性:将磷石膏与预水化的生石灰搅拌均匀后自然风干,得到改性的磷石膏;
S2混凝土的制备:将所需重量份的改性磷石膏、水泥、粉煤灰、玻璃纤维放入混料装置中,搅拌5~15min;依次加入砂、石、水、减水剂继续搅拌10~25min;
S3预制构件的制备:将上述S2所得的混凝土砂浆倒入所需预制构件的模具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培友,施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长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