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玻璃应力驰豫的化学钢化方法及钢化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钢化玻璃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玻璃应力驰豫的化学钢化方法及钢化玻璃。
技术介绍
近年来,智能电子产品如便携式通信、视频、可穿戴、交通显示等设备,都在朝着薄型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化学钢化(或化学强化、或离子交换)是提升超薄玻璃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钢化主要原理是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使得玻璃表面一定深度内网络间隙中的离子种类和分布与内部玻璃不同,从而在处理过程中产生“挤压效应”,并在表面形成压应力,改善玻璃的力学性能。在玻璃的化学钢化过程中,钢化工艺(钢化温度、钢化时间、以及钢化用熔盐配方等)对钢化玻璃的力学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提升化学钢化后玻璃力学性能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玻璃应力驰豫的化学钢化方法及其钢化玻璃,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化学钢化方法得到的玻璃具备较高的表面压应力、较高抗弯强度,同时兼具较大的应力层深度与较高的表面硬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玻璃应力驰豫的化学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未进行钢化的玻璃原片放入纯硝酸盐A中,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化学钢化,并同时测量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玻璃表面压应力,确定玻璃表面最高压应力CS1所需的温度T1与时间t1;/n将相同的未进行钢化的玻璃原片放入熔盐B中,在温度T2进行第一步化学钢化,钢化时间为t2,此时玻璃表面的压应力为CS2,其中T2≥T1,t2≥t1,且0.14≤CS2/CS1≤0.35;/n将上述玻璃进行放入熔盐C中,在温度T3进行第二步化学钢化,钢化时间为t3,此时玻璃表面的压应力为CS3,其中T2-80≤T3≤T2-40,t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玻璃应力驰豫的化学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未进行钢化的玻璃原片放入纯硝酸盐A中,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化学钢化,并同时测量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玻璃表面压应力,确定玻璃表面最高压应力CS1所需的温度T1与时间t1;
将相同的未进行钢化的玻璃原片放入熔盐B中,在温度T2进行第一步化学钢化,钢化时间为t2,此时玻璃表面的压应力为CS2,其中T2≥T1,t2≥t1,且0.14≤CS2/CS1≤0.35;
将上述玻璃进行放入熔盐C中,在温度T3进行第二步化学钢化,钢化时间为t3,此时玻璃表面的压应力为CS3,其中T2-80≤T3≤T2-40,t3≤0.5t2,且CS3/CS1≥0.9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璃应力驰豫的化学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玻璃中Li含量高于Na且高于K的含量时,纯硝酸盐A包括硝酸钠;当玻璃中Na含量高于Li且高于K的含量时,纯硝酸盐A包括硝酸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璃应力驰豫的化学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玻璃表面压应力时,温度间隔不超过10摄氏度,时间间隔不超过1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玻璃应力驰豫的化学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熔盐B包括硝酸锂与硝酸钠的混合熔盐、纯硝酸钠、或者硝酸钠与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