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767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泡澡液领域。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主要包括以下组份: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各组份按照以下质量份组成:桑叶:10%;鱼腥草:20%;淡竹叶:12%;荆芥:8%;板蓝根:12%;桔梗:8%;白花百合花:8%;沙参:6%;桑白皮:6%;金黄洋甘菊:1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清虚火,降实热,可有效的根治外感发热、阴虚发热、咽喉红肿等小儿常见情况,避免长时间生病对儿童造成潜在的危害,提高了儿童的身心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泡澡液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4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而且年龄比较幼小,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儿童拥有健康的躯体和发育正常的大脑是心理健康的前提,父母双方的遗传因子,如肌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大脑等的特征都可以传给后代,还有许多遗传性疾病会伴有智力低下、精神异常或身体畸形等症状而影响心理的健全发展,但是由于儿童时期经常会出现外感发热、阴虚发热、咽喉红肿等小儿常见情况,长时间的生病可能会对儿童造成潜在的伤害,因此,如何避免此类问题是目前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主要包括以下组份: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各组份按照以下质量份组成:桑叶:10%;鱼腥草:20%;淡竹叶:12%;荆芥:8%;板蓝根:12%;桔梗:8%;白花百合花:8%;沙参:6%;桑白皮:6%;金黄洋甘菊:10%。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称量取一定质量份的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并将其切割成适量大小;步骤二:将切割后的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洗净,然后将其放入消毒后的物料罐中;步骤三:按照适当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加热后回流,回流期间要观察液体色泽变化,并即时检测溶液的PH值和比重,符合要求后,停止回流,冷却至常温;步骤四:通过滤布过滤并收集滤液;步骤五:将滤液降温后静置一段时间;步骤六:滤液恢复室温后,离心过滤,收集滤液;步骤七:将滤液加到浓缩罐中,加热浓缩至适当浓度;步骤八:在无菌条件下,灌装到包装瓶中,装箱;步骤九:成品按型式检验规则以及内控标准,检测合格后出厂。优选的,步骤三中的加热温度为100度。优选的,步骤三中的回流时间为4小时。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常温的温度具体为不超过42摄氏度。优选的,步骤四中滤布的目数为200目-400目。优选的,步骤五中降温后的温度为-15度。优选的,步骤五中的静置时间为24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其中桑叶可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通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鱼腥草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通常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淡竹叶能够清热除烦、利尿,可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荆芥可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板蓝根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洋甘菊能够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祛风湿,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喘、势痹肿痛、疮肿,且可用于消炎;桔梗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作用,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白花百合花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沙参可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桑白皮能够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祛风湿。金黄洋甘菊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喘、势痹肿痛、疮肿,可用于消炎,使用时,取本品倒入20-30L温水中进行沐浴即可,水温不超过42℃,每次沐浴5-10分钟左右。2、该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的制备方法,首先称量取一定质量份的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各部分的比重为桑叶:10%、鱼腥草:20%、淡竹叶:12%、荆芥:8%、板蓝根:12%、桔梗:8%、白花百合花:8%、沙参:6%、桑白皮:6%、金黄洋甘菊:10%;并将其切割成适量大小,将其洗净之后放入消毒后的物料罐内,按照适当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加热至100度后回流4小时,回流期间要观察液体色泽变化,并即时检测溶液的PH值和比重,符合要求后,停止回流,冷却至42摄氏度以下,然后通过200目-400目的滤布过滤并收集滤液,接着将滤液降温至-15度后静置24小时,然后滤液恢复室温后,离心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加到浓缩罐中,加热浓缩至适当浓度,在无菌条件下,灌装到包装瓶中,装箱,最后成品按型式检验规则以及内控标准,检测合格后出厂。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主要包括以下组份: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各组份按照以下质量份组成:桑叶:10%;鱼腥草:20%;淡竹叶:12%;荆芥:8%;板蓝根:12%;桔梗:8%;白花百合花:8%;沙参:6%;桑白皮:6%;金黄洋甘菊:10%。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称量取一定质量份的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并将其切割成适量大小;步骤二:将切割后的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洗净,然后将其放入消毒后的物料罐中;步骤三:按照适当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加热后回流,回流期间要观察液体色泽变化,并即时检测溶液的PH值和比重,符合要求后,停止回流,冷却至常温;步骤四:通过滤布过滤并收集滤液;步骤五:将滤液降温后静置一段时间;步骤六:滤液恢复室温后,离心过滤,收集滤液;步骤七:将滤液加到浓缩罐中,加热浓缩至适当浓度;步骤八:在无菌条件下,灌装到包装瓶中,装箱;步骤九:成品按型式检验规则以及内控标准,检测合格后出厂。步骤三中的加热温度为100度。步骤三中的回流时间为4小时。步骤三中所述常温的温度具体为35摄氏度。步骤四中滤布的目数为200目。步骤五中降温后的温度为-15度。步骤五中的静置时间为24小时。该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其中桑叶可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组份: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各组份按照以下质量份组成:/n桑叶:10%;/n鱼腥草:20%;/n淡竹叶:12%;/n荆芥:8%;/n板蓝根:12%;/n桔梗:8%;/n白花百合花:8%;/n沙参:6%;/n桑白皮:6%;/n金黄洋甘菊: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组份: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各组份按照以下质量份组成:
桑叶:10%;
鱼腥草:20%;
淡竹叶:12%;
荆芥:8%;
板蓝根:12%;
桔梗:8%;
白花百合花:8%;
沙参:6%;
桑白皮:6%;
金黄洋甘菊:10%。


2.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感冒、上火的中药泡澡液,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一:称量取一定质量份的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并将其切割成适量大小;
步骤二:将切割后的桑叶、鱼腥草、淡竹叶、荆芥、板蓝根、桔梗、白花百合花、沙参、桑白皮和金黄洋甘菊洗净,然后将其放入消毒后的物料罐中;
步骤三:按照适当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加热后回流,回流期间要观察液体色泽变化,并即时检测溶液的PH值和比重,符合要求后,停止回流,冷却至常温;
步骤四:通过滤布过滤并收集滤液;
步骤五:将滤液降温后静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辉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梅氏健康产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