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祛风润肺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04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祛风润肺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蜜麻黄8‑11份、蝉蜕7‑11份、苦杏仁14‑16份、竹茹13‑17份、浙贝母9‑12份、法半夏8‑12份、紫菀12‑16份、款冬花14‑18份、甘草6‑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述药物组合物具备用药安全,对病患不会造成胃肠道、肝脏和肾脏功能的损害,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能够对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病程终末期患者出现的后遗咳嗽症状进行治疗,对肺和支气管、咽部炎症性病变抗感染治疗后或用过寒冷中药治疗后的咳嗽疗效极其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祛风润肺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风润肺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临床症状,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但如果咳嗽长期不愈,反复发作,就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轻则咳嗽不适,重则白天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夜间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甚至部分患者引起支气管痉挛、咳嗽气喘不能卧床,诱发焦虑情绪等。大部分咳嗽为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经过正确的治疗后,能够很快的治愈,但有些咳嗽经过西药治疗后其他症状能很快消失但是咳嗽仍然存在,常为阵发性干咳。患者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后,或多为清热寒凉类感冒咳嗽药物治疗后,咳嗽症状难以彻底根治,造成抗生素滥用并增加真菌感染、菌群失调的几率,部分患者逐渐转变成慢性咳嗽。随着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污浊的空气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伤害巨大,也容易诱发呼吸道无菌性的慢性咳嗽。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结果不存在显著异常,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的病症。慢性咳嗽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性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咽痒、无痰咳或少量白痰。该种慢性咳嗽在中医范畴内属“久咳”、“久嗽”范畴,主要病机是风邪袭肺,抗生素或寒凉药物使用,致风邪内闭,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病因为风邪入肺,故见咽痒、咽干不适,见风或触冷则内风诱动,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冲击声门,故咳嗽频频,不能自止。现有市场上的中西医药止咳的产品有很多,有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诸多药物,西药往往针对肺、支气管、咽部炎症等病变进行抗感染治疗,中成药大多为清热、解毒、温肺等性味,针对上述风邪袭肺型咳嗽的治疗药物并不多见。因此目前有待开发针对该类风邪入肺型咳嗽症状进行治疗的有效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祛风润肺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组合物针对风邪袭肺型咳嗽的治疗有奇效,特别是对肺和支气管、咽部炎症性病变抗感染治疗或用过寒冷中药治疗后的咳嗽特别有效,是专门针对于在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病程终末期患者出现的后遗咳嗽症状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且完全采用中药材配方,用药安全,对病患的副作用小,依赖性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祛风润肺止咳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蜜麻黄8-11份、蝉蜕7-11份、苦杏仁14-16份、竹茹13-17份、浙贝母9-12份、法半夏8-12份、紫菀12-16份、款冬花14-18份、甘草6-13份。对于本专利技术所指的风邪入肺型咳嗽而言,治疗该病症并不能仅仅采用对肺和支气管、咽部炎症性病变抗感染治疗的药物即可治愈。申请人查阅大量大量,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对于该风邪入肺型咳嗽的治疗,需要给予祛风润肺止咳治法治疗。中医治疗讲究治病求本,风邪致病,必当祛风为先,邪去而病愈其半;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肺乃娇脏,喜润恶燥,“润肺”有助于呼吸道的滋润、通畅和肺泡局部张力的保持,保证呼吸功能和氧合功能的顺利完成;祛风、润肺,邪气已去而肺燥得润,咳嗽自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完全采用中药材进行配伍,各味中药材的合理选择和搭配,能够对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病程终末期患者出现的后遗咳嗽症状进行治疗,特别是对于肺和支气管、咽部炎症性病变抗感染治疗或用过寒冷中药治疗后的咳嗽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效果。其用药安全系数高,毒副作用小,不会产生依赖性。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其配伍原理如下:君:蜜麻黄蝉蜕麻黄性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蜜炙加强润肺作用。蝉蜕性味甘、咸,性凉。归经肺、肝经。两药共用宣肺疏风,专攻入肺风邪,协同祛风止咳平喘。臣:紫菀款冬花紫菀性味温、辛、甘,归肺经,功效温肺下气止咳化痰。款冬花性味辛、微甘,性温。归肺经。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两药共用助君药润肺下气、降逆止咳。佐:竹茹苦杏仁浙贝母法半夏竹茹性味甘,性微寒。归经归肺、胃,心、胆经。功效清热化痰。苦杏仁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浙贝母性味苦、凉。归肺经、心经。功效化痰止咳。法半夏性味辛、温。归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四药共用佐助君药化痰降气止咳。使:甘草清热化痰,调和诸药。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在上述君臣佐使的配伍下,能够对肺和支气管、咽部炎症性病变抗感染治疗或用过寒冷中药治疗后的咳嗽症状起到最大化的疗效。经过大量的研究,申请人发现当没有进行上述配伍后,当将君药中的组分减少一种组分,或是改变臣药的用量配方,或是破坏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的疗效发生了显著下降,表明本专利技术药方起到了协同增效作用,利于对肺和支气管、咽部炎症性病变抗感染治疗或用过寒冷中药治疗后的咳嗽症状进行有效治疗。作为优选的方案之一,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蜜麻黄10份、蝉蜕10份、苦杏仁15份、竹茹15份、浙贝母10份、法半夏10份、紫菀15份、款冬花15份、甘草10份。作为优选的方案之二,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蜜麻黄9份、蝉蜕8份、苦杏仁15份、竹茹14份、浙贝母10份、法半夏11份、紫菀14份、款冬花16份、甘草9份。作为优选的方案之三,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蜜麻黄10份、蝉蜕9份、苦杏仁15份、竹茹16份、浙贝母11份、法半夏11份、紫菀15份、款冬花17份、甘草12份。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组合物是被制成浸膏、药液、片剂、药丸或胶囊制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材配方,能够很好针对于在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病程终末期患者出现的后遗咳嗽症状进行治疗,可很好替代传统的西药制剂,西药制剂往往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大,不建议长期服用,且容易产生依赖性。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完全采用中药材进行配伍,各味中药材的合理选择和搭配。现有的中药制剂虽然能够针对肺和支气管、咽部炎症性病变进行抗感染治疗,也能够采用寒冷中药治疗前期病症,但是对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病程终末期患者出现的高频后遗咳嗽现象,疗效却不够理想,很难有一种特效药针对这一后遗咳嗽进行有效治疗,患者一般需要长时间的用药和依靠自身免疫力来自行缓解和痊愈,但往往时间太长,给患者身体带来伤害,且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中药组合物能够很好针对这一症状,其对肺和支气管、咽部炎症性病变抗感染治疗或用过寒冷中药治疗后的咳嗽特别有效,缓解后遗咳嗽患者所经受的痛苦,其疗效显著,可以作为一种特效药,同时其用药安全系数高,毒副作用小,不会产生依赖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是将各中药材进行煎煮得到药液,或将药液浓缩后制备成浸膏,或将其干燥粉碎后加入辅料进行制粒,或将其粉末装入胶囊制备。本专利技术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祛风润肺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n蜜麻黄8-11份、蝉蜕7-11份、苦杏仁14-16份、竹茹13-17份、浙贝母9-12份、法半夏8-12份、紫菀12-16份、款冬花14-18份、甘草6-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祛风润肺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蜜麻黄8-11份、蝉蜕7-11份、苦杏仁14-16份、竹茹13-17份、浙贝母9-12份、法半夏8-12份、紫菀12-16份、款冬花14-18份、甘草6-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祛风润肺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蜜麻黄10份、蝉蜕10份、苦杏仁15份、竹茹15份、浙贝母10份、法半夏10份、紫菀15份、款冬花15份、甘草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祛风润肺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蜜麻黄9份、蝉蜕8份、苦杏仁15份、竹茹14份、浙贝母10份、法半夏11份、紫菀14份、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燕群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