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癀片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676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癀片的医药用途领域,具体涉及新癀片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药理学实验和药效学实验,发现新癀片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非常优异的效果。研究发现新癀片组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体征状况,对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结肠缩短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细胞因子水平异常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癀片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癀片的医药用途领域,具体涉及新癀片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天,和高热、腹痛。体征与病期和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病人往往有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在疾病活动期腹部检查时结肠部位常有触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发热和肠鸣音减少,在急性发作或暴发型病例尤为明显。中毒性巨结肠时可有腹胀、发热和急腹症征象。由于频繁腹泻,肛周皮肤可有擦伤、剥脱。还可发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瘘,虽然后者在Crohn病中更为常见。直肠指检感疼痛。皮肤、黏膜、舌、关节和眼部的检查极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以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为主,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但是这些西药普遍存在毒副作用,比如美沙拉嗪会引起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甚至诱发慢性肝炎;艾迪莎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等进行治疗,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防止溃疡性结肠炎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进行了摸索和筛选,发现了新癀片的新用途。新癀片的主要成分为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膏、肖梵天花、珍珠层粉、水牛角浓缩粉、红曲等,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新癀片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药理学实验和药效学实验,发现新癀片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非常优异的效果。研究发现新癀片组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体征状况。对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结肠缩短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细胞因子水平异常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曲线图和DAI柱状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组小鼠的平肠组织中TNF-α水平柱状图和血清淀粉酶SAA水平柱状图;图3为新癀片对DSS诱导的UC模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图4为新癀片对DSS诱导的UC模型结肠组织中Occludin、Claudin-1、ZO-1、以及Elk-1和磷酸化ELK-1蛋白表达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1、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动物模型,药物准备、具体造模和给药如下:(1)新癀片溶液的制备:取适量新癀片粉末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其最终药物浓度为37.5mg/ml,超声助溶,4℃保存。(2)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的建立和新癀片溶液给药干预:采用Balb/c雄性小鼠,体重25-28g,小鼠安置在具有12h光照/黑暗周期循环的标准条件的环境里。适应性喂养5天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只):正常对照组、DSS诱导UC模型组(模型组)、新癀片组。模型组和新癀片组通过在饮用水中加入3%DSS(DDS与蒸馏水的重量积比为0.03g/mL)连续给药7天来诱导小鼠结肠炎的形成,正常对照组小鼠只给予普通饮用水。在模型构建的前1天,新癀片组开始分别给予新癀片溶液200μl/只进行灌胃干预,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1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200μl)的生理盐水灌胃。第11天实验结束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处死小鼠后,切除小鼠盲肠至肛门的结肠并测量,取每个小鼠结肠末端的一部分组织固定于10%福尔马林中用于组织学检查。每2天1次对各实验组小鼠进行大体观察,采用盲法方式观察记录小鼠的体重、腹泻和便血等临床体征,并对各组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index,DAI)评分,具体评分见表1。给药11天后小鼠眼眶取血收集血清用于后续相关实验指标检测。实验结束后分离各组小鼠结肠组织,进行大体观察,并测量结肠长度;分装结肠组织用于后续相关实验指标检测。表1DAI评分表注:正常大便,成形大便;松散大便:不黏附于肛门的,糊状或半成形大便;稀便:可黏附于肛门的稀水样便。2、采用盲法方式观察记录小鼠的体重、腹泻和便血等临床体征对各组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index,DAI)评分:研究新癀片对DSS诱导的UC模型的体重和DAI指数的影响小鼠的体重变化百分比和DAI指数结果如表2-3和图1所示。表2小鼠体重变化表表3小鼠DAI指数变化表组别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新癀片组DAI指数0.40±0.499.60±1.504.20±1.60由表2结果可见,正常对照组小鼠体重稳定(100.602±2.733%),大便性状正常,隐血试验阴性。3%DSS诱导模型组小鼠体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且随时间的推移下降更加明显,第11天模型组小鼠体重与其初始体重的百分比为78.686±7.7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DSS诱导UC小鼠造模成功。新癀片组药物干预后缓解了DSS诱导的体重下降,第11天新癀片组小鼠体重与其初始体重的百分比为86.805±6.922%,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了体重减轻、便血和腹泻等体征,且DA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证明DSS诱导UC小鼠造模成功。新癀片组药物干预后其DAI指数为4.2±1.6,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新癀片组可明显改善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体征状况。3、测量结肠长度:研究新癀片对DSS诱导的UC模型的结肠长度的影响分析新癀片对DSS诱导的UC模型的结肠长度的影响。第11天取材后对各组小鼠的结肠组织进行大体观察并测量结肠长度,从结肠大体情况看,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轮廓清晰,未见明显充血水肿等情况,提示其结肠大体状况良好。而模型组小鼠结肠可见不同程度的红肿和充血,结肠均有缩短和扭曲;而新癀片组药物干预后小鼠结肠大体情况有所好转。结果显示,DSS模型组小鼠的结肠长度(6.275±0.629cm)与正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癀片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癀片在制备治疗溃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斌詹志学彭军陈友琴赖志成南淑华沈阿灵陈西翌许玉珍刘丽雅曾智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