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管防尘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57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管防尘换热器,它包括有换热管,换热器芯体,所述的换热器芯体为一筒状体,在换热器芯体的筒状体中设有若干沿轴向贯通的热交换空腔,换热管呈螺旋状缠绕覆盖在换热器芯体的外周表面上。由于换热器芯体中的热交换空腔为上下贯通的通孔,消除了空气流动死角,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且灰尘不易聚集,增设的防尘涂层更可减少灰尘的附着并便于清理,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体积紧凑、清理方便,具有很好的防尘性能,换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设备中所使用的换热器,特别为一种型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设备中的换热器大多采用翅片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结构是在循环换热管外串套有许多薄形换热翅片,冷媒从循环换热管中流过,空气从换热翅片的间隙中流过,从而实现热交换。由于换热管的阻挡,空气流经换热翅片的间隙时存在死角,在粉尘比较多的恶劣环境下(比如钢铁厂、水泥厂等)使用空调设备时(比如机柜空调、行车空调等),换热器的翅片表面很容易集聚大量粉尘,换热效果大为降低,而且较难清理,严重影响了空调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通过消除空气流动死角和增设防尘涂层以减少灰尘的聚集并便于清理,从而提高换热效率的型管防尘换热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型管防尘换热器,它包括有换热管,换热器芯体,所述的换热器芯体为一筒状体,在换热器芯体的筒状体中设有若干沿轴向贯通的热交换空腔,换热管呈螺旋状缠绕覆盖在换热器芯体的外周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中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的横截面呈蜂巢状或放射状,构成蜂巢状或放射状横截面的各热交换空腔的横截面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前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中所述的换热器芯体为一体结构或至少由两个分体的组合结构。前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中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的热交换空腔表面涂布有一防尘涂层。前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中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的横截面呈放射状,所述的放射状为换热器芯体包括有轴芯,轴芯外侧壁向外延伸的换热翅片,换热翅片或相邻换热翅片间构成热交换空腔,在轴芯中设有通孔,该通孔为热交换空腔,换热翅片外缠绕有换热管,缠绕后的换热管呈螺旋状。前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中所述的换热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园形或多边形。前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中在换热器芯体的外周表面设有螺旋状换热管嵌入槽,其截面形状与换热管的截面形状相吻合,换热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换热器芯体的外周表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对换热装置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彻底的改进,换热器芯体中的热交换空腔为上下贯通的通孔,消除空气流动死角,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且灰尘不易聚集,增设的防尘涂层更可减少灰尘的附着并便于清理,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体积紧凑、清理方便,具有很好的防尘性能,换热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又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芯体又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芯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芯体的横截面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芯体的横截面结构又一示意图。其中1换热器芯体;2换热翅片;3换热管;4热交换空腔。5防尘涂层;6换热管嵌入槽;7冷却介质;8被冷却物。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它包括有换热管3,换热器芯体1,所述的换热器芯体1为一筒状体,在换热器芯体1的筒状体中设有若干沿轴向贯通的热交换空腔4,换热管3呈螺旋状缠绕覆盖在换热器芯体的外周表面上,换热管3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园形或多边形;所述的换热器芯体1的横截面呈蜂巢状或放射状,构成蜂巢状或放射状横截面的各热交换空腔4的横截面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如U形、V形、多边形、圆形、椭园形或曲线形及其它们的组合。所述的换热器芯体1为一体结构或至少由两个分体的组合结构,通常为铝合金挤压成型,作成分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芯体的加工,如换热器芯体1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分体的组合结构。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的热交换空腔的表面还涂布有一防尘涂层5以利于防尘。在换热器芯体的外周表面设有螺旋状换热管嵌入槽6,其截面形状与换热管的截面形状相吻合,换热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换热器芯体的外周表面。实施例一如图1、图3、图5-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芯体1的横截面呈蜂巢状,所述的换热器芯体2为一筒状体,在换热器芯体2的筒状体中设有若干沿轴向贯通的热交换空腔4,换热管3呈螺旋状缠绕覆盖在换热器芯体1的外周表面上。所述的换热器芯体1由两个分体的组合结构。所述的热交换空腔4的横截面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如图5-图7所示。所述的换热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园形或多边形。在换热器芯体1的外周表面设有螺旋状换热管嵌入槽,如图3所示,其截面形状与换热管的截面形状相吻合,换热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换热器芯体1的外周表面。上述实施例中,热交换空腔4的表面可以镀制防尘特氟龙镀层5,以便更好地防尘和方便清洗。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冷却介质7从热交换空腔的一端进,另一端出,被冷却物8从换热管的一端进,另一端出实现热交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对换热装置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彻底的改进,换热器芯体中的热交换空腔为上下贯通的通孔,消除空气流动死角,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且灰尘不易聚集,增设的防尘涂层更可减少灰尘的附着并便于清理,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体积紧凑、清理方便,具有很好的防尘性能,换热效果好。实施例二如图2、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芯体的横截面呈放射状,所述的放射状为换热器芯体包括有轴芯,轴芯外侧壁向外延伸的换热翅片2,换热翅片2或相邻换热翅片2间构成热交换空腔4,在轴芯中设有通孔,该通孔为热交换空腔4,所述换热翅片呈U形,为了增加换热面积,U形的两侧壁呈曲面形状,U形换热翅片的开口端与换热器芯体的外侧壁连接,使换热翅片内形成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的热交换空腔4。换热翅片外缠绕有换热管3,缠绕后的换热管3呈螺旋状。上述实施例中,热交换空腔4的内外表面均涂布防尘特氟龙镀层5,以便更好地防尘和方便清洗。工作时,冷却介质从换热翅片2内部热交换空腔4以及二个相邻热交换空腔之间的空隙中流过,被冷却物8从换热管的一端进,另一端出实现热交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对换热装置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彻底的改进,换热器芯体中的热交换空腔为上下贯通的通孔,消除空气流动死角,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且灰尘不易聚集,增设的防尘涂层更可减少灰尘的附着并便于清理,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体积紧凑、清理方便,具有很好的防尘性能,换热效果好。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型管防尘换热器,它包括有换热管,换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芯体为一筒状体,在换热器芯体的筒状体中设有若干沿轴向贯通的热交换空腔,换热管呈螺旋状缠绕覆盖在换热器芯体的外周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的横截面呈蜂巢状或放射状,构成蜂巢状或放射状横截面的各热交换空腔的横截面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空腔的横截面呈U形、V形、多边形、圆形、椭园形面或曲线形及其它们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芯体为一体结构或至少由两个分体的组合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芯体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分体的组合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管防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型管防尘换热器,它包括有换热管,换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芯体为一筒状体,在换热器芯体的筒状体中设有若干沿轴向贯通的热交换空腔,换热管呈螺旋状缠绕覆盖在换热器芯体的外周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