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迫风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风冷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迫风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践运用环境的要求,当前机车或动车用变流器轻量化和小型化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控制变流器柜体体积,要求柜体内功率器件尽量结构紧凑,而柜体内功率器件功率大,发热量多,此外,柜体内各腔体必须进行密封,这导致了大量热量不易散发、流动,进一步引起柜体各腔内各部位温度分布不均,热量易集中的问题。虽然当前机车或动车用各整流、逆变模块均设计独立的水冷或风冷系统对其内部的IGBT芯片进行冷却,但是这些独立的冷却系统没有考虑柜体腔内各功率器件工作环境的冷却,不能使柜体各腔内各各部位的热量流动散发。柜体各腔内热量集中,这一方面使柜体热应力过大的地方可能会引起变形甚至开裂,影响柜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局部温度过高也将会影响柜体内各功率器件的使用性能。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柜体内积灰会非常严重,这也直接影响了各功率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强迫风冷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迫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有发热器件的热源区以及用于提供流入所述热源区的气流并接收从所述热源区流出的气流的循环风道;/n所述循环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热源区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n所述第一风道用于提供流入所述热源区的气流;/n所述第二风道用于接收从所述热源区流出的气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迫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有发热器件的热源区以及用于提供流入所述热源区的气流并接收从所述热源区流出的气流的循环风道;
所述循环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热源区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
所述第一风道用于提供流入所述热源区的气流;
所述第二风道用于接收从所述热源区流出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迫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上设置有第一风孔以供气流从所述第一风道流向所述热源区;
所述第二风道上设置有第二风孔以供气流从所述热源区流向所述第二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迫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相对布置,所述热源区布置在所述第一风孔和所述第二风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迫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孔与所述第二风孔沿所述发热器件的非叠置方向相对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迫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孔的分布范围和所述第二风孔的分布范围均覆盖热源区内的全部发热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强迫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气流送入所述热源区并将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气流吸入所述第一风道;
所述第二风道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杨秀超,徐景秋,贺冠强,陈俊,周文勇,万伟伟,邹今换,曾文杰,臧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