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29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冷电机,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内部构件;机壳顶部开设有用于向机壳内通入冷却油的进油口,机壳的底部设有出油口;还包括设于机壳底部的集油箱;集油箱内部界定出储油腔,出油口与储油腔相通;冷却油通过进油口进入机壳内部对并内部构件进行冷却散热之后从出油口流入储油腔内,以使冷却油积压于储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壳的底部设置集油箱,通入电机内部的冷却油流过内部构件之后流入集油箱的储油腔内,避免了冷却油在电机内部积压而导致的电机振动,延伸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冷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电机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油冷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在运行时,电机主体(铁芯等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过高会导致对电机使用性能及寿命等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通常采用冷却油对电机进行散热,这种通过冷却油进行散热的电机称作冷油电机,但现有的冷油电机中的冷却油不能及时排出,会挤压在电机的内部,从而导致电机运行时产生振动,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冷电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冷电机,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内部构件;所述机壳顶部开设有用于向机壳内通入冷却油的进油口,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出油口;还包括设于机壳底部的集油箱;所述集油箱内部界定出储油腔,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储油腔相通;冷却油通过进油口进入机壳内部对并所述内部构件进行冷却散热之后从出油口流入储油腔内,以使冷却油积压于储油腔。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集油箱与所述机壳为一体式成型结构。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内部构件包括铁芯,及位于铁芯两端的第一滑动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内部构件;所述机壳顶部开设有用于向机壳内通入冷却油的进油口,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出油口;还包括设于机壳底部的集油箱;所述集油箱内部界定出储油腔,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储油腔相通;冷却油通过进油口进入机壳内部对并所述内部构件进行冷却散热之后从出油口流入储油腔内,以使冷却油积压于储油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内部构件;所述机壳顶部开设有用于向机壳内通入冷却油的进油口,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出油口;还包括设于机壳底部的集油箱;所述集油箱内部界定出储油腔,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储油腔相通;冷却油通过进油口进入机壳内部对并所述内部构件进行冷却散热之后从出油口流入储油腔内,以使冷却油积压于储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箱与所述机壳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构件包括铁芯,及位于铁芯两端的第一滑动轴承和第二滑动轴承;所述进油口为多个,分别为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以及第三进油口;所述出油口为多个,分别为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三出油口以及第四出油口;从第一进油口通入的冷却油流向于第一滑动轴承并从第一出油口流入所述储油腔;从第二进油口通入的冷却油流向于第二滑动轴承并从第二出油口流入所述储油腔;从第三进油口通入的冷却油流向于所述铁芯并从第三出油口和第四出油口流入所述储油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表面设有多个沿铁芯轴向方向设置的轴向凸起,以及多个沿铁芯周向方向设置的周向凸起;所述铁芯的轴向的一端面沿铁芯的径向方向延伸设有第一端面挡边,所述铁芯的轴向的另一端面沿铁芯的径向方向延伸设有第二端面挡边;多个所述轴向凸起、多个所述周向凸起、第一端面挡边以及第二端面挡边构成用于冷却油流动的多个支油路;所述铁芯表面沿其轴向方向还设有轴向凹槽,所述轴向凹槽构成冷却油进入的主油路;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邓程亮陆细彪于孙权
申请(专利权)人:明程电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