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减振与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18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减振与散热装置,其包括底座、侧板、顶盖、橡胶衬套、减振块和防撞缓冲板,底座设有电池槽,橡胶衬套包括若干个第一橡胶衬套和若干个第二橡胶衬套,减振块包括若干个第一减振块和若干个第二减振块,防撞缓冲板包括第一防撞缓冲板和第二防撞缓冲板,电池槽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远离第三侧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橡胶衬套,各个第一橡胶衬套等间距的分布。即本申请给出了一种新的减振与散热装置的构造,其有效的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且具备高效减振而且实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减振与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减振与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大多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来源,通过将多个电池相互连接包装一个电池包,然而,现如今电动汽车电池包的减振与散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汽车在行驶时会使电池包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从而容易损坏电池;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将严重影响电池包的使用性能,且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如US09045033B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控制装置,像这样各车轮的侧向反力变化时,有时车辆整体上的侧向反力的平衡发生变化,但车辆整体上的侧向反力的平衡变化时,有时车辆的状况变得不稳定,电池腔就会晃动,对电量的。另一种典型的如EP2738837A4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带减振部的互连构件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已经利用互连构件以将电池端子电联接在一起。当互连构件被超声焊接到电池端子时,互连构件可以通过其传递振动,该振动使互连构件上的先前焊接的接头造成破环且并不能防水。再来看如CN107878172A的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减振与散热装置,包括底座(1)、侧板、顶盖(6)、橡胶衬套、减振块和防撞缓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6)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一侧且正对设置,所述底座(1)设有电池槽,所述橡胶衬套(11)包括若干个第一橡胶衬套和若干个第二橡胶衬套,所述减振块包括若干个第一减振块(22)和若干个第二减振块(23),所述防撞缓冲板包括第一防撞缓冲板(2)和第二防撞缓冲板,所述电池槽包括第一侧板(18)、第二侧板(19)、第三侧板(20)和第四侧板(21),所述第一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20)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侧板(19)和所述第四侧板(21)平行,所述第一侧板(18)远离所述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减振与散热装置,包括底座(1)、侧板、顶盖(6)、橡胶衬套、减振块和防撞缓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6)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一侧且正对设置,所述底座(1)设有电池槽,所述橡胶衬套(11)包括若干个第一橡胶衬套和若干个第二橡胶衬套,所述减振块包括若干个第一减振块(22)和若干个第二减振块(23),所述防撞缓冲板包括第一防撞缓冲板(2)和第二防撞缓冲板,所述电池槽包括第一侧板(18)、第二侧板(19)、第三侧板(20)和第四侧板(21),所述第一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20)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侧板(19)和所述第四侧板(21)平行,所述第一侧板(18)远离所述第三侧板(20)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橡胶衬套,各个所述第一橡胶衬套等间距的分布,所述第三侧板(20)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8)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橡胶衬套,各个所述第二橡胶衬套沿着所第三侧板(2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分布;
所述第二侧板(19)远离所述第四侧板(2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减振块(22),各个所述第一减振块(22)沿着所述第二侧板(19)的长度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所述第四侧板(21)远离所述第二侧板(19)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减振块(23),各个所述减振块沿着所述第四侧板(2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分布,所述第一侧板(18)、所述第三侧板(20)的内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防撞缓冲板(2)、所述第二防撞缓冲板(3),所述第一防撞缓冲板(2)和所述第二防撞缓冲板(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防撞缓冲板(2)靠近所述第一侧板(18)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撞缓冲板(3)靠近所述第三侧板(20)的一侧与所述第三侧板(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减振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6)设有第一电池腔(7)和第二电池腔(8),所述第一电池腔(7)和所述第二电池腔(8)之间设有连接通道(9),所述连接通道(9)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腔(7)和所述第二电池腔(8)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勇黄洁琳张文灿何宽芳蒋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