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12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和至少一组背光光源组件,控制单元和背光光源组件成对连接,控制单元包括:环境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光的光强度,并转换为电信号;亮度调节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环境光采集模块的电信号,并至少基于所述电信号和预设信号值生成控制信号,背光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用于接收来自对应亮度调节模块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发光元件全部以全功率发光的第一工作状态、发光元件全部不发光的第二工作状态和发光元件以部分功率发光的第三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降低了高亮模组在低亮状态使用时的功耗,提高了背光光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模组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兼顾超高亮度显示和超低亮度显示的液晶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是一种性能介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它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结构排列的有序性。液晶在低温下是晶体结构,高温时则变为液体,在中间温度则以液晶形态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研发液晶材料的兴趣越来越大。世界市场对液晶显示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大,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进入日常办公和生活中。目前,市场在售的显示模组,其高亮度显示可以达到1200cd/㎡、甚至达到1500cd/㎡以上。这些显示模组都是通过自适应或手动方式来控制显示亮度的。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亮度最大满足600cd/㎡以上的显示模组,如果提出要求,使之能够自适应环境光条件并且以50cd/㎡以下的亮度稳定显示图像信息,则该显示模组会出现画面闪烁、亮度严重不均等不可接受的缺陷。因此,需要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该液晶显示模组满足在高亮度下能够稳态显示、同时在暗场下也能够超低亮稳态显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亮度可调节的液晶模组,用以至少解决上述阐述的:1)现有技术只能确保显示器在一定的亮度范围内稳态显示,而不能兼顾超亮显示和超低亮的稳态显示;2)现有技术很难做到暗场环境下黑屏画面的表面亮度低于0.1cd/m2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控制装置和发光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所述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背光光源组件,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背光光源组件成对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环境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光的光强度,并转换为电信号;亮度调节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环境光采集模块的电信号,并至少基于所述电信号和预设信号值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附加控制单元,所述附加控制单元包括附加亮度调节模块,所述附加亮度调节模块与其中一个环境光采集模块连接;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一组附加背光光源组件,所述附加控制单元与所述附加背光光源组件连接,所述背光光源组件和所述附加背光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用于接收来自对应亮度调节模块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发光元件全部以全功率发光的第一工作状态、发光元件全部不发光的第二工作状态和发光元件以部分功率发光的第三工作状态。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模组,能够根据环境光的强度调节以进行相应亮度的显示。这样可以在使用者使用时随时适应周边的亮度,满足自适应感光需求,对使用者的视力也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此外,通过设置附加控制单元和附加背光光源组件,本技术可以在光亮较强的环境下显示高亮度的同时,无需其他额外措施,就可以以一种简单便捷的方式在较暗的环境下显示超低亮度。由于背光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元件的工作状态包括部分功率下发光,因此其低亮度的显示也可以在相应的数值范围内进行,而不是只能根据预设定的某一亮度值进行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亮度调节模块包括功率调整组件和开关,所述电信号和预设信号值经过所述功率调整组件后生成开关操作信号,所述亮度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开关操作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的导通状态,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率调整组件包括运算放大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控制单元中的预设信号值都不相同,并且每一个控制单元中的预设信号值与该控制单元中的开关的导通电压值相关联,使得:当所述开关操作信号值小于开关的导通电压值时,对应背光光源组件的供电电源切断,从而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开关操作信号值大于开关的导通电压值且小于阈值电压值时,对应背光光源组件处于第三工作状态;当所述开关操作信号值大于开关的阈值电压值时,对应背光光源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上述提供的液晶模组中,环境光的采集信号被用于同时控制两路甚至多路发光器件;更进一步地,多路发光器件可以被同一信号依梯次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为功率MOS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加亮度调节模块包括信号放大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附加控制单元,所述发光装置包括一组背光光源组件和一组附加背光光源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组背光光源组件和所述附加背光光源组件中的发光元件类型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光源组件和所述附加背光光源组件中的发光元件的数量比大于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光源组件和所述附加背光光源组件中的发光元件的数量比为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光采集模块包括光敏电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控制单元,所述发光装置包括两组以上的背光光源组件。其中,每个控制单元中的功率调整组件的导通电压不同。优选地,在光敏电阻与电源正端连接且与功率调整组件的正端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附加控制单元中的附加亮度调节装置与导通电压最小的功率调整组件所在的控制单元中的环境光采集模块连接。本技术有效降低了高亮模组在低亮状态使用时的功耗,提高了背光光源的使用寿命。同时,本技术提高了产品的亮度适应性,产品制造增加的成本小,也没有增加制造的工艺难度,因此能够确保产品的可靠性不变。此外,根据本技术制造的液晶模组,不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模组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模组的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模组的发光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模组的发光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模组的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模组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附加”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模组,能够对背光亮度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和发光装置,/n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所述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背光光源组件,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背光光源组件成对连接,/n所述控制单元包括:/n环境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光的光强度,并转换为电信号;/n亮度调节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环境光采集模块的电信号,并至少基于所述电信号和预设信号值生成控制信号,/n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附加控制单元,所述附加控制单元包括附加亮度调节模块,所述附加亮度调节模块与其中一个环境光采集模块连接;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一组附加背光光源组件,所述附加控制单元与所述附加背光光源组件连接,/n所述背光光源组件和所述附加背光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用于接收来自对应亮度调节模块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n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发光元件全部以全功率发光的第一工作状态、发光元件全部不发光的第二工作状态和发光元件以部分功率发光的第三工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模组,能够对背光亮度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和发光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所述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背光光源组件,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背光光源组件成对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环境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光的光强度,并转换为电信号;
亮度调节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环境光采集模块的电信号,并至少基于所述电信号和预设信号值生成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附加控制单元,所述附加控制单元包括附加亮度调节模块,所述附加亮度调节模块与其中一个环境光采集模块连接;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一组附加背光光源组件,所述附加控制单元与所述附加背光光源组件连接,
所述背光光源组件和所述附加背光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用于接收来自对应亮度调节模块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发光元件全部以全功率发光的第一工作状态、发光元件全部不发光的第二工作状态和发光元件以部分功率发光的第三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节模块包括功率调整组件和开关,所述电信号和预设信号值经过所述功率调整组件后生成开关操作信号,所述亮度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开关操作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的导通状态,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控制单元中的预设信号值都不相同,并且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李书会史强刘群梁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冉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