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背板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12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背板及显示面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一种驱动背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衬底上且位于显示区中每个亚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与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电压线电连接;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电压线在像素驱动电路远离衬底的一侧,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电压线同层间隔设置;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电压线与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导电图案在驱动晶体管和第一开关晶体管远离衬底的一侧,通过第一过孔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通过第二过孔与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一电源电压线在像素驱动电路远离衬底的一侧,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第一导电图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背板及显示面板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背板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对的高帧频显示面板的需求较大,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薄、轻、宽视角、主动发光、发光颜色连续可调、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能耗小、驱动电压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生产工艺简单、发光效率高等优点,而成为当下显示产品追求采用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背板及显示面板,可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背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显示区中每个亚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电压线电连接;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设置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同层间隔设置;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开关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显示区中每个亚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电压线电连接;/n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设置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同层间隔设置;/n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n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开关晶体管、以及第一导电图案;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位于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n所述第一导电图案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图案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开关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显示区中每个亚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数据线和第一电源电压线电连接;
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设置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同层间隔设置;
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开关晶体管、以及第一导电图案;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位于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一导电图案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图案通过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由所述驱动晶体管中有源图案对应源极区和漏极区的部分充当;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由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中有源图案对应源极区和漏极区的部分充当;
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和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电容和第二导电图案;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复用为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所述电容的第二极位于所述电容的第一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二导电图案通过第三过孔与所述电容的第二极电连接,并通过第四过孔和第五过孔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电连接;其中,所述第四过孔和所述第五过孔重叠且连通,且所述第五过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四过孔的尺寸;
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同层设置;
所述电容的第二极上设置有镂空区,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镂空区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导电图案;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第六过孔与所述第三导电图案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图案通过第七过孔与初始化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由复位信号线充当;
所述初始化信号线与所述电容的第二极同层设置;
所述第三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和第四导电图案;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由栅线充当,所述栅线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由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中有源图案对应源极区和漏极区的部分充当,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第八过孔与所述第四导电图案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电图案通过第九过孔和第十过孔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九过孔和所述第十过孔重叠且连通,且所述第十过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九过孔的尺寸;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且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四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同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
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由栅线充当;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由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中有源图案对应源极区和漏极区的部分充当;
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且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由发光控制线充当,所述发光控制线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由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中有源图案对应源极区和漏极区的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甜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