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或完全被动式的热量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98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或完全被动式热量转移装置,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散热蓄冷水箱连接,泵的出口与需换热空间内部的换热器进口端相连,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散热蓄冷水箱相连接。此装置依靠泵循环时,工作流体被泵吸入,从泵出口沿管道进入换热器,换热器吸收需散热空间内部的热量,将热量通过管道带出需散热空间,工作流体流进散热蓄冷水箱,进行热交换,最终达到散热目的;不需要泵循环时,散热蓄冷水箱同时各暴露一部分壁面在需散热空间和自然环境中,需散热空间的热量通过水箱壁面及其上的翅片将热量传递给蓄热介质,通过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水箱壁面和翅片将热量传递给自然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节能型的人工环境温度控制和热量转移,结构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的热量转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人工环境进行温 度控制,采用蓄冷技术,利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间温差来强化散热的低能 耗或完全被动式的热量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需散热空间(或人工环境)内因有热源,并且有温度控制要求而需要强 化散热。目前广泛使用制冷循环装置来将需散热空间内多余的热量搬运到空 间外部,蒸气压縮式制冷循环装置是一种目前大量使用的人工环境温度控制 与热量转移装置。在蒸气压縮式制冷装置中,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器后,温 度和压力均降低,然后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内制冷剂吸热蒸发,空间内的热 量转移给制冷剂,制冷剂低压蒸气进入压縮机压縮,温度和压力均提高,然 后通过管道流进冷凝器进行放热冷凝,制冷剂将热量释放给外界环境,然后 制冷剂重新进入节流环节,如此构成一个热量转移系统。在现有的制冷循环 中,存在的问题是搬运热量的同时,自身运行耗能大,系统复杂,成本高, 装置的维修率高,并且目前使用的制冷剂对环境保护有影响。随着能源短缺 的加剧,以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和自然的和谐,对热量转移装置提出 了更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能耗热量转移装置,包括泵(40)、换热器(60)、散热蓄冷水箱(50)、管道(31)、(32),其特征在于,泵(40)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散热蓄冷水箱(50)连接,出口与换热器(60)进口端通过管道(31)连接,换热器(60)的出口端与散热蓄冷水箱(50)通过管道(32)相连接,换热器(60)位于需散热空间(20)内部,散热蓄冷水箱(50)壁面上有散热翅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强韦帮远张早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