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生甘蔗的取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901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取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野生甘蔗的取汁器,包括放料装置和压紧装置,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底板、收集箱、放置槽以及扶手,所述底板的底侧设有所述收集箱,所述腔室内等间距竖直焊接有若干所述放置槽,所述底板右侧竖直设有支撑槽,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板、压块、支撑块以及把手,所述压板的右侧通过橡胶条连接到所述底板的右侧,所述压板的背面等间距竖直焊接有若干所述压块,所述压板背面的右侧固定焊接有与所述支撑槽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支撑块。该取汁器操作简单,能够一次性将多截甘蔗进行挤压取汁,也很方便收集甘蔗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野生甘蔗的取汁器
本技术属于取汁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野生甘蔗的取汁器。
技术介绍
由于甘蔗杂交育种等科研需要,科研人员会采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采集时测量其株高、茎径、锤度等相关性状。常用的甘蔗野生种质资源有斑茅、割手密、河八王等,在测锤度时,对野生甘蔗进行取汁,目前科研人员一般用枝剪剪下一截,然后用钳子挤压出汁,再测定其锤度,但由于其茎径较细,汁也很少,因此取汁难度较大,经常要挤压很多次才能完成测定,很浪费时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在现有技术的甘蔗取汁器中,大都是应用在日常的甘蔗取汁,基本上都要经过枝剪、剥皮、取汁过程,而对于野生甘蔗来说,由于它的茎径较细,操作枝剪、剥皮起来很麻烦,也很浪费时间,因此对于野生甘蔗取汁问题,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方便操作且能一次取出充足的甘蔗汁的取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野生甘蔗的取汁器,主要解决对野生甘蔗取汁不方便、出汁量少的问题,该取汁器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一次性将多截甘蔗进行挤压取汁,也很方便收集甘蔗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野生甘蔗的取汁器,包括放料装置和压紧装置。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底板、收集箱、放置槽以及扶手,所述底板内设有腔室,所述底板的底侧设有所述收集箱,所述腔室内等间距竖直焊接有若干所述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前侧开口,所述放置槽的底侧设有网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放置槽的开口相对应,所述底板右侧竖直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右侧的底部设有支撑框,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扶手,所述扶手右边上开设第一通孔,所述扶手左边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板、压块、支撑块以及把手,所述压板的右侧通过橡胶条连接到所述底板的右侧,所述把手的一端水平连接在所述压板的正面,所述把手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压板的背面等间距竖直焊接有若干所述压块,每一个所述压块与一个所述放置槽相对应设置,所述压板背面右侧固定焊接有与所述支撑槽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右侧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支撑框扣合使得所述底板与所述压板抵接。优选的,所述把手为杆状,所述把手左端套设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扶手为板状,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大于所述橡胶套的面积,所述橡胶套正对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收集箱底部设有出汁管,所述出汁管上设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深度与压块的高度相同,所述支撑槽的深度与支撑块的高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为方形,所述收集箱的长度与底板的长度相同,所述压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底板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为方形孔,所述第二通孔为条形孔。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取汁器采用挤压的方式进行收集野生甘蔗汁,设计多个放置槽能够一次性进行挤压多截野生甘蔗,一次操作的出汁率就很高。由于野生甘蔗比较小,一般茎径不到1cm,所以一次进行多根挤压也不会费太大的力气,反而提高取汁的效率。该取汁器设置的支撑槽与支撑块相适配设计,因此在挤压时不会出现挤压不到位的现象,而且扶手上开设的第一通孔能够很好的让把手进行挤压到底,另外放置槽的底部为网状,因此在挤压后的甘蔗渣也不易掉进收集箱。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针对野生甘蔗品种能够快速进行取汁,提高工作效率,使用后该取汁器也很容易清洗,保证取汁器的清洁度。由于所述把手为杆状,所述把手左端套设有橡胶套。杆状的把手更容易使力,而且橡胶套能保护手掌,不易脱手。由于所述扶手为板状,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大于所述橡胶套的面积,所述橡胶套正对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为了挤压更彻底,需要将把手更大程度的往下压,开设的第一通孔就能给把手提供空间,一只手紧握在第二通孔上,另一手紧握橡胶套往下挤压即可完成取汁。由于所述收集箱底部设有出汁管,所述出汁管上设有控制阀,挤压出的野生甘蔗汁,通过出汁管流出进行回收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由于所述放置槽的深度与压块的高度相同,所述支撑槽的深度与支撑块的高度相同。放置槽与压块、支撑槽与支撑块均相适配设计,目的是挤压更彻底,使得取汁效果更好,避免浪费野生甘蔗资源。由于所述收集箱为方形,所述收集箱的长度与底板的长度相同,所述压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底板的高度。收集箱与底板的底部吻合连接,保证能全方位的收集流出的甘蔗汁;压板不用完全盖住底板上的放置槽,流出一小段空间,目的是在挤压完后,方便于用手握住那一小截未被挤压的甘蔗,然后将整条被挤压后的甘蔗拉出。由于所述第一通孔为方形孔,所述第二通孔为条形孔,用手压住底板时,手握方形孔更加舒适,往下挤压把手时,手是拳头状态,方形孔不会造成挤压阻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取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板连接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板右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号为:1-底板,2-压板,3-收集箱,4-出汁管,5-支撑槽,6-支撑块,7-圆孔,8-放置槽,9-压块,10-把手,11-扶手,1101-第一通孔,1102-第二通孔,12-凸块,13-支撑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结合图2-4所示,一种用于野生甘蔗的取汁器,包括放料装置和压紧装置,放料装置包括底板1、收集箱3、放置槽8以及扶手11,底板1内设有腔室,底板1的底侧设有收集箱3,收集箱3为方形,收集箱3底部设有出汁管4,出汁管4上设有控制阀,收集箱3能全方位的收集挤压出来的甘蔗汁,避免浪费。腔室内等间距竖直焊接有若干放置槽8,放置槽8的前侧开口,放置槽8的底侧设有网孔,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圆孔7,圆孔7与放置槽8的开口相对应,支撑槽5右侧竖直设有支撑槽5,甘蔗汁通过网孔流进收集箱3。底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扶手11,扶手11为板状,扶手11右边上开设第一通孔1101,第一通孔1101为方形孔,扶手11左边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102,第二通孔1102为条形孔。结合图1和图5所示,压紧装置包括压板2、压块9、支撑块6以及把手10,压板2的右侧通过橡胶条连接到底板1的右侧,把手10的一端水平连接在压板2的正面,把手10的另一端位于第一通孔1101的上方,把手10为杆状,把手10左端套设有橡胶套,第一通孔1101的面积大于橡胶套的面积,橡胶套正对在第一通孔1101的上方;压板2的背面等间距竖直焊接有若干压块9,每一个压块9与一个放置槽8相对应设置,压板2背面右侧底部固定焊接有与支撑槽5位置相对应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野生甘蔗的取汁器,包括放料装置和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底板、收集箱、放置槽以及扶手,所述底板内设有腔室,所述底板的底侧设有所述收集箱,所述腔室内等间距竖直焊接有若干所述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前侧开口,所述放置槽的底侧设有网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放置槽的开口相对应,所述底板右侧竖直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右侧的底部设有支撑框,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扶手,所述扶手右边上开设第一通孔,所述扶手左边上开设有第二通孔;/n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板、压块、支撑块以及把手,所述压板的右侧通过橡胶条连接到所述底板的右侧,所述把手的一端水平连接在所述压板的正面,所述把手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压板的背面等间距竖直焊接有若干所述压块,每一个所述压块与一个所述放置槽相对应设置,所述压板背面右侧固定焊接有与所述支撑槽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右侧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支撑框扣合使得所述底板与所述压板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野生甘蔗的取汁器,包括放料装置和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底板、收集箱、放置槽以及扶手,所述底板内设有腔室,所述底板的底侧设有所述收集箱,所述腔室内等间距竖直焊接有若干所述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前侧开口,所述放置槽的底侧设有网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放置槽的开口相对应,所述底板右侧竖直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右侧的底部设有支撑框,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扶手,所述扶手右边上开设第一通孔,所述扶手左边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板、压块、支撑块以及把手,所述压板的右侧通过橡胶条连接到所述底板的右侧,所述把手的一端水平连接在所述压板的正面,所述把手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压板的背面等间距竖直焊接有若干所述压块,每一个所述压块与一个所述放置槽相对应设置,所述压板背面右侧固定焊接有与所述支撑槽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右侧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支撑框扣合使得所述底板与所述压板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贤武王伦旺经艳谭芳黄海荣唐仕云段维兴邓宇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