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锅炉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68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锅炉燃烧器,包括水封箱,所述水封箱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锅炉,且水封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总管和第二进气总管,所述第一进气总管位于第二进气总管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气总管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支管,所述锅炉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大燃烧器,所述大燃烧器与第一进气支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该改进型锅炉燃烧器,通过75吨锅炉启动点火时的小燃烧器进行锅炉的余热升温升压,可以保证后续大燃烧器燃烧的稳定,人员操作全性提高了很大,同时也保证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也为机组发电并网争取了有效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锅炉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锅炉燃烧器
,具体为一种改进型锅炉燃烧器。
技术介绍
锅炉燃烧器顾名思义指的是锅炉上用的燃烧器,锅炉燃烧器是燃油燃气锅炉的配套辅机中最为重要设备,锅炉燃烧器主要分为燃油燃烧器和燃气燃烧器及双燃料燃烧器(也称油气两用燃烧器),其中燃油燃烧器可分为轻油燃烧器和重油燃烧器,轻油主要指的是柴油,重油指的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剩下的重质油;燃气燃烧器可分为天然气燃烧器、城市煤气燃烧器、液化石油气燃烧器和沼气燃烧器。但是,一些电厂的75吨锅炉是利用高炉煤气燃烧产生热量,加热炉水,产生蒸汽送往汽轮机进行发电,由于75吨锅炉在启炉点火时,高炉煤气通过煤气管道及各个阀门送往锅炉的四台燃烧器,进行燃烧产生热量,由于煤气阀门都是蝶阀,而蝶阀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可造成轻微的泄露煤气,很容易发生锅炉爆燃的现象,这对锅炉运行及人员的安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锅炉燃烧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锅炉燃烧器易泄露煤气容易发生锅炉爆燃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锅炉燃烧器,包括水封箱,所述水封箱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锅炉,且水封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总管和第二进气总管,所述第一进气总管位于第二进气总管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气总管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支管,所述锅炉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大燃烧器,所述大燃烧器与第一进气支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进气总管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一盲板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位于第一盲板阀的一侧,所述第一进气总管和第二进气总管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手动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手动阀、第二电动阀和气动门,所述第二电动阀位于第一手动阀与气动门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总管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盲板阀与第一手动门之间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总管。优选的,所述第三进气总管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盲板阀和第二手动阀,所述第二盲板阀位于第二手动阀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三进气总管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支管,所述锅炉的一侧外壁上靠近大燃烧器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燃烧器。优选的,所述小燃烧器与第二进气支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手动门。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总管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排空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排空管。优选的,所述大燃烧器和小燃烧器均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大燃烧器和四个小燃烧器均对称设置在锅炉的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改进型锅炉燃烧器,通过75吨锅炉启动点火时的小燃烧器进行锅炉的余热升温升压,可以保证后续大燃烧器燃烧的稳定,人员操作全性提高了很大,同时也保证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也为机组发电并网争取了有效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水封箱;2、锅炉;3、第一进气总管;4、第二进气总管;5、第一进气支管;6、大燃烧器;7、第一连接管;8、第一电动阀;9、第一盲板阀;10、第一手动门;11、第一手动阀;12、第二电动阀;13、气动门;14、第三进气总管;15、第二盲板阀;16、第二手动阀;17、第二进气支管;18、小燃烧器;19、第二连接管;20、第二手动门;21、第一排空管;22、第二排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锅炉燃烧器,包括水封箱1、锅炉2、第一进气总管3、第二进气总管4、第一进气支管5、大燃烧器6、第一连接管7、第一电动阀8、第一盲板阀9、第一手动门10、第一手动阀11、第二电动阀12、气动门13、第三进气总管14、第二盲板阀15、第二手动阀16、第二进气支管17、小燃烧器18、第二连接管19、第二手动门20、第一排空管21、第二排空管22,水封箱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锅炉2,且水封箱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总管3和第二进气总管4,第一进气总管3位于第二进气总管4的一侧,第二进气总管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支管5,锅炉2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大燃烧器6,大燃烧器6与第一进气支管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7,第一进气总管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阀8和第一盲板阀9,第一电动阀8位于第一盲板阀9的一侧,第一进气总管3和第二进气总管4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手动门10,第一连接管7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手动阀11、第二电动阀12和气动门13,第二电动阀12位于第一手动阀11与气动门13之间,第一手动门10采用DN150手动门。进一步的,第一进气总管3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盲板阀9与第一手动门10之间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总管14。进一步的,第三进气总管14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盲板阀15和第二手动阀16,第二盲板阀15位于第二手动阀16的一侧。进一步的,第三进气总管1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支管17,锅炉2的一侧外壁上靠近大燃烧器6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燃烧器18。进一步的,小燃烧器18与第二进气支管17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9,第二连接管19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手动门20,第二手动门采用DN100第二手动门。进一步的,第一进气总管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排空管21,第一进气支管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排空管22。进一步的,大燃烧器6和小燃烧器18均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大燃烧器6和四个小燃烧器18均对称设置在锅炉2的外壁上。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把煤气引往75吨锅炉2四台小燃烧器18处,并在四个小燃烧器18上口分别安装第二手动门20,在锅炉2点火时可调节煤气用量的大小,控制火焰的正常稳定的燃烧,在点燃四个小燃烧器18时,锅炉2的四台大燃烧器6的煤气源是被水封箱1水封隔离的,当锅炉2运行参数达到升温升压的条件时,打开水封箱1水封放水门,排出水封箱1内的水,使煤气送往锅炉2的四台大燃烧器6处,进行燃烧(燃烧的煤气是通过阀门泄露的),在四台大燃烧器6火焰稳定后,关闭四个小燃烧器18的第二手动门20、第二盲板阀15和第二手动阀16,四个小燃烧器18退出运行,锅炉2恢复正常调节。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锅炉燃烧器,包括水封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箱(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锅炉(2),且水封箱(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总管(3)和第二进气总管(4),所述第一进气总管(3)位于第二进气总管(4)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气总管(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支管(5),所述锅炉(2)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大燃烧器(6),所述大燃烧器(6)与第一进气支管(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进气总管(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阀(8)和第一盲板阀(9),所述第一电动阀(8)位于第一盲板阀(9)的一侧,所述第一进气总管(3)和第二进气总管(4)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手动门(10),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手动阀(11)、第二电动阀(12)和气动门(13),所述第二电动阀(12)位于第一手动阀(11)与气动门(1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锅炉燃烧器,包括水封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箱(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锅炉(2),且水封箱(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总管(3)和第二进气总管(4),所述第一进气总管(3)位于第二进气总管(4)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气总管(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支管(5),所述锅炉(2)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大燃烧器(6),所述大燃烧器(6)与第一进气支管(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进气总管(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阀(8)和第一盲板阀(9),所述第一电动阀(8)位于第一盲板阀(9)的一侧,所述第一进气总管(3)和第二进气总管(4)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手动门(10),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手动阀(11)、第二电动阀(12)和气动门(13),所述第二电动阀(12)位于第一手动阀(11)与气动门(1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锅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总管(3)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盲板阀(9)与第一手动门(10)之间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总管(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民朱宝元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