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拱型双级拱“W”型火焰锅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704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拱型双级拱“W”型火焰锅炉结构,它包括前后对称布置的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所述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从上至下分别为上炉膛、变拱型双级拱、下炉膛和灰斗段,在上炉膛布置二级燃尽风喷口,在变拱型双级拱上从高到低分别布置一级燃尽风喷口、多用途二次燃料燃烧器喷口、主燃烧器喷口、拱上内二次风喷口和拱上外二次风喷口。利用分级燃烧原理通过改变燃烧器及配风的布置方式,进一步降低NO

A structure of variable arch double arch \W\ flame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拱型双级拱“W”型火焰锅炉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涉及一种变拱型双级拱“W”型火焰锅炉结构,属于锅炉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燃用无烟煤的“W”型火焰锅炉在运行时,烟气中NOx含量较高,即使改造为低氮燃烧器后,炉膛出口的NOx含量也在800mg/m3。同时在炉膛出口装设燃尽风,通过分级送风实现对煤粉的分级燃烧,以降低烟气中NOx的含量。常规“W”型火焰锅炉,在燃烧器出口上部,炉膛空间迅速收窄,缺少二次燃烧所需的空间,但目前这种改造方案,在降低NOX排放同时往往会造成锅炉燃烧经济性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拱型双级拱“W”型火焰锅炉结构,利用煤粉再燃烧技术,通过改变燃烧器及二次风的布置方式,达到降低NOx排量的目的,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拱型双级拱“W”型火焰锅炉结构,它包括前后对称布置的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所述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从上至下分别为上炉膛、变拱型双级拱、下炉膛和灰斗段,在上炉膛布置二级燃尽风喷口,在变拱型双级拱上从高到低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拱型双级拱“W”型火焰锅炉结构,它包括前后对称布置的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从上至下分别为上炉膛(12)、变拱型双级拱(1)、下炉膛(11)和灰斗段(15),在上炉膛(12)布置二级燃尽风喷口(10),在变拱型双级拱(1)上从高到低分别布置一级燃尽风喷口(9)、多用途二次燃料燃烧器喷口(5)、主燃烧器喷口(2)、拱上内二次风喷口(3)和拱上外二次风喷口(4),所述变拱型双级拱(1)包括一级拱(13)和二级拱(14),一级拱(13)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上倾10~20°,二级拱(14)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上倾40~50°,多用途二次燃料燃烧器喷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拱型双级拱“W”型火焰锅炉结构,它包括前后对称布置的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从上至下分别为上炉膛(12)、变拱型双级拱(1)、下炉膛(11)和灰斗段(15),在上炉膛(12)布置二级燃尽风喷口(10),在变拱型双级拱(1)上从高到低分别布置一级燃尽风喷口(9)、多用途二次燃料燃烧器喷口(5)、主燃烧器喷口(2)、拱上内二次风喷口(3)和拱上外二次风喷口(4),所述变拱型双级拱(1)包括一级拱(13)和二级拱(14),一级拱(13)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上倾10~20°,二级拱(14)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上倾40~50°,多用途二次燃料燃烧器喷口(5)布置在一级拱(13)的中间,一级燃尽风喷口(9)布置在一级拱(13)的顶部,主燃烧器喷口(2)布置在二级拱(14)的上部,拱上外二次风喷口(4)布置在二级拱(14)靠近下炉膛(11)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拱型双级拱“W”型火焰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膛(11)为竖直布置,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践黄锡兵席光辉周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